方子顿时飘飘然起来,俨然已经把自己当成了百万富翁。他匆忙坐车回家,一路上都在幻想着美好的未来,而在他的规划中,老丈人一家已然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一踏进院子,他就迫不及待地冲进屋里寻找媳妇,想要分享这个翻身的好消息。然而,老丈人一眼就看出他空手而归,心中暗叫不好。
当真相大白时,方子终于从百万富翁的美梦中惊醒。然而,他对此却显得颇为淡然,认为这不过是成长路上的一个小插曲而已。老丈人看着这二虎吧唧的女婿,则是气得破口大骂,即使不喝酒也止不住怒火中烧。方子却依然沉默不语,仿佛老丈人骂的并不是他。然而,媳妇却受不了这种屈辱,与父亲大吵了一架后,毅然决然地搬回了四大伯家。这才准备批房号盖新房。
方子一家三口的归来,让四大伯陷入了难堪的境地。平日里,他总是夸夸其谈,说方子在老丈人家过得如何滋润,如何被岳父岳母奉为上宾。可现如今,他们却突然回村了,这事儿估计早已传遍了整个村子,毕竟这村子里可没有不透风的墙。然而,总有些没眼色的人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四大伯和四大娘只好统一口径,编了个理由:今年雨水特别多,到处都是洪水肆虐,就连方子老丈人家那边泄洪时都差点被淹。咱们村子虽然雨水也多了点,但到底是个风水宝地,所以方子就选择回来了。两人频频点头,仿佛对这个理由深信不疑。
外人不提,他们自己也就当别人都不知道了。方子回来后,住房问题自然提上了议程,总不能还让他跟老人挤在上屋吧。祥子二哥已经拥有了三间宽敞的土坯房,虽说是祥子自己一砖一瓦盖起来的,但在方子和四大娘眼里,那跟父母赠予的没什么两样。为了公平起见,他们决定也得给方子大哥盖一座崭新的房子。
四大娘育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但她最偏爱的还是方子。在四大娘心中,方子大哥简直就是完美的化身。他沉默寡言,那是稳重;他见人不打招呼,那是因为他学识渊博,高人一等;他干不了农活,那是因为他命中注定不是当农民的料,怎么着也是吃公粮的人。这娘俩都迷之自信。
四大娘这次来了快劲,方子他们一家刚回来的第二天,她就催着四大伯去批宅基地房号了。说起来,四大伯家后园子的位置可真不错,西侧是老董大姑的家,东侧就是包财家的大儿子大鹏的宅子,就是有个一米来高的小坡儿隔着。
这条件都摆在那儿了,儿子单过按政策得给批房号,四大伯为了大儿子,这次也变得麻利了,不出两天就把房号单子稳稳当当地拿在了手里。这下可好了,全家人都铆足了劲儿,一起努力奔新房子去了。
方子大哥的房子啊,那肯定是不会再是土坯房了。现在这年头,土坯房早就成了稀罕物,再说了,家里怎么着也得有个像样儿的砖瓦房吧。对于父母给大哥盖新房子这事儿,祥子二哥是半点意见都没有,那憨厚的二嫂也是一百个支持。这一家人啊,真是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儿往新房子上使劲儿。
盖房子用的那些材料啊,都是四大伯用马车一趟趟拉回来的。虽然现在农村也基本机械化了,但四大伯有自己的考量:牛马吃的草料山上就能产,拖拉机虽然方便但得喝油啊,万一坏了还得花钱修。这牛马就不一样了,山上有的是草,只要自己精心喂养,就能一直用下去。就算老了,拉到集市上还能卖个好价钱呢。养马这事儿啊,四大伯可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在贾柱子家上梁之喜的热闹时刻,方子大哥的新居也破土动工了。原本计划中的四间砖房,在施工的过程中却迎来了变革的火花。在方子大哥的灵光一闪下,他们决定在两侧留足滴水檐后,巧妙地将格局改造为五个小间。未来的日子里,东侧两间四大伯与四大娘入住,而西侧三间则成为孩子和方子夫妇的欢乐天地。
这个方案一出,除了大嫂略显不高兴外,其他人都纷纷表示赞同,尤其四大伯和四大娘更是激动不已。方子大哥也是在出了一身汗以后在紧张而激动中,甚至没来得及和媳妇商量,便脱口而出了这个大胆的想法。
房子地基的夯实工作刚一落幕,初秋的绵绵细雨便如约而至。每场秋雨都似乎带着丝丝寒意,仿佛在提醒人们季节的转换。四大伯心中早有打算,他希望在严寒到来之前,至少能将房屋的框架搭建完毕。如此一来,明年便能进行内外的装修工作,期待一家人早日乔迁新居。
秋雨连绵不断,天空始终未见放晴。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养生期一过,他们便紧锣密鼓地开始了砌墙的工作。还得说一下,从瓦匠活到力工活,全都是四大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