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四合院之拒绝套路 > 第48章 归京 1

第48章 归京 1

10月30号下午,许大茂和娄晓娥说话的时候,雄关漫道远征队的五名成员终于回到了燕京。

他们中途于石家庄下车,去西柏坡参观一天,又回石家庄火车站,靠那份文件进了火车头。

队里几人除了徐颖,都没有离开家这么长时间,如今列车进入燕京,人人都是满怀期待。

徐颖看着外边,感觉路线不太对,忍不住问:“列车长,列车不是在丰台火车站停吗?”

马上要到站了,可以休息半天,列车长心情很好,“咱们这列火车是师生专列,都是在永定门火车站停的,还有几分钟就到了。”

列车已经开始放慢速度进站,隔着老远就能听到锣鼓和口号声。

看着站台上乌泱泱的人群,,列车长无奈道:“永定门火车站是个老车站了,规模也不大,每天却要迎来送往几十万的人,完全是在超负荷运转。”

几人都有同感,回程这段时间以来,他们已经见过太多这种景象了。

“不过这乱糟糟的景象持续不了多久了。你们还不知道吧,华夏昨天已经发布了《关于燕京大中学校师生暂缓外出串联》的通告,依我看外地也快了。”

“啊?”除了尤凤霞,其他几人都傻眼了,他们都计划好了,准备再出去一趟呢。

尤凤霞记挂着许大茂,忍不住有些担心:“也不知道队长回来的时候,这种拥挤的情况会不会好转,他又不能进火车头,只能在车厢里挤着,那得多遭罪啊!”

徐颖瞟了她一眼没作声——这丫头跟着了魔似的,不开口则已,开口就是三五句不离队长。

王欣附和道:“希望到时候能好点吧,不然从起点站到终点站,按现在列车的操行,怕得在车上捱三四天。”

尤凤霞点点头,看着窗外不再说话。

列车慢慢停了,等车厢里的人下得差不多了,他们才陆续下车。

只听车站锣鼓声震天响,欢迎的口号声一浪高过一浪,让来京的外地师生们感受了到燕京人的热情好客。

几人随着人流出了车站,只见车站外熙熙攘攘,无数客车和卡车在车站外来来往往,来京的客人们在几个接待点排着长队。

他们要先登记,再由接待点分配住处,坐车去市区。

徐颖拿着介绍信挨个问司机,想找一辆去东城区的车,可问了几辆都是去其他区域的。

尤凤霞眼尖,一眼就看到一辆卡车的门上喷着“燕京市红星轧钢厂”的油漆字,忙拉拉徐颖的衣角,指向那辆车。

“看那边,那辆车应该是红星轧钢厂的车被征用了,一准是去红星轧钢厂接待点的,咱们就上那辆车吧?”

徐颖一想也对,轧钢厂离东直门很近,从永定门去东直门是往北走,刚好可以在半路下车。

跟司机交涉一番,顺利上了车,等了十几分钟,又有不少人陆陆续续上了卡车。

卡车司机看人差不多了,招呼一声,发动车子朝轧钢厂开去。

半路下车的愿望落空,车子根本没进市区,从城外绕到了东直门外,到了轧钢厂南门口,学生们纷纷下车。

几人也只能下车,朝西边走进了城,朝冶金机关大院走去。

市内又热闹了很多,街道变得拥挤,随处可见往来游荡的学生,有的南方学生根本没有经验,衣服穿得单薄,抱着膀子瑟瑟发抖。

离开燕京的时候是9月初,还勉强算是夏季。

短短两个月过去,如今已经是冬季,白天最高气温不到10度,夜里气温已经到了零下。

10月底的燕京是冰冷而热情的,各行各业都已经被动员起来,燕京城超过一半的人都被卷入了这场大接待中,为大批的串联者服务。

驻京人数暴涨给燕京原住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但燕京人仍然热情地接待着络绎不绝的来客,既是因为政治需要,也是因为燕京人好客讲礼儿的传统。

城内已经有了3000多个大大小小的接待站,接待点更是数不胜数。

接待站设进了学校,就像赣省的遂川县中学一样,但是很多学校是没有宿舍的,便把教室当成住宿点,用桌椅来当床铺。

接待站设进了机关单位,闲置的办公室、会议室、杂物间,甚至走道里都住了人。

接待站设进了兵营、工厂、商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