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前一看,易家收养的俩孩子,小名叫小峰小玲的,站在抄手游廊旁看着这几个孩子玩,满眼艳羡之色。
许大茂朝他俩招招手,示意他们过来。
俩孩子知道自己能被收养是拜这个叔叔所赐,见状就是一愣,但还是磨磨蹭蹭地走了过来。
“你俩怎么不跟他们一起玩?”
俩孩子相互对视一眼,小峰没做声,小玲怯怯地说:“我说话他们听不懂,他们就不跟我玩。”
小丫头一张嘴就是浓浓的邢台口音。
要说这邢台口音确实有点怪,明明是冀省的,却有点像豫省口音。
大人能听得懂,小孩可能有点困难。
但主要的问题不是口音,而是身份。
这俩孩子属于“外来户”,是孩子们口中的“野孩子”,农村出身,本身因为身份问题又自卑,要融入院里孩子的小圈子不是一时半会的事。
“那你想不想跟他们一起玩?”
俩孩子都没作声,只是点了点头,望着那群孩子的目光很是渴望。
“我是他们的大王,我让他们干嘛他们就得干嘛——槐花,小当,过来过来。”
小当和槐花这会刚好空着,一听小姨夫召唤立马跑了过来。
“你俩带着他俩一起玩。”
一听居然是这事,小当和槐花都有点愣神。
槐花不懂事,大大咧咧道:“我哥说他们是野孩子,不让槐花跟他们玩。”
这话一出,俩孩子都低下了头,神情明显更自卑了。
许大茂严肃道:“可不能这么说,那按你哥的意思,汤圆也是野孩子了?”
小当忙道:“小汤圆可不是,她是我们的干妹妹,我们都特喜欢她。”
“是啊,以后汤圆长大了,你俩也要带她玩,赶紧着。”
俩丫头不敢忤逆,小当牵着小峰,槐花牵着小玲,朝那几个孩子走去。
那几个孩子明显有些抗拒,但小孩天性纯真,过了一会似乎要好些了。
许大茂笑呵呵地站起,拍拍屁股正准备去后院,吴二丫在家里带着汤圆,准备等女婿回来再去买菜。
忽听身后有人叫:“姐夫,嘛呢?”
这声音如空谷幽兰,清扬悦耳,似乎能让人的心灵也变得清新起来。
哟,咱的小姨子来了。
扭头一看,尤凤霞穿着军大衣,戴着栽绒帽,脚蹬一双高帮棉皮靴,袅袅婷婷朝这边走来。
这幅装扮太潮了,小丫头一进来就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目光,有俩大点的男孩眼睛都看直了。
可惜棒梗一大早就出去找同学了,不然眼睛也得直。
这小丫头,还没跟秦京茹结拜呢,就已经叫上姐夫了。
按冀省一带和燕京的传统,七夕节,也就是乞巧节才是妇女结拜的日子。
许大茂两口子上个月去医院探尤凤霞母亲的时候,就已经商量好,67年的七夕再让俩丫头结拜。
尤凤霞的母亲樊秋云是地地道道的燕京人,讲老礼儿,对这次结拜比较重视。
“你怎么出来啦,云姨那儿离不了人吧?”
尤凤霞看上去心情还不错,微笑着说:“我妈已经完全康复,前天就出院了。”
“好事啊,老在病房呆着,没病也能拘出病来。”
尤凤霞紧走两步,和许大茂肩并肩朝后院走。
“是啊,病房太憋闷了,不过大夫让我妈暂时别上班,等开年了再说。”
“这大病一场,可得好好养一段时间,你不在家里陪你妈,跑这来干嘛,有事?”
尤凤霞微微嘟起嘴唇,不满道;“这是我姐家,我没事就不能来啊?”
说着两人已经到了后院,家里吴二丫正抱着汤圆玩,脸上很有些慈爱之色。
当惯了母亲的人就是不一样,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可相处久了总会生出感情来。
“哟,尤卫东来啦?”
“婶子好,我过来看看我这小侄女,上次听我姐说过,一直没见着呢。”
尤凤霞一进来目光就被汤圆给吸引住了,只觉这小婴儿圆滚滚的真可爱。
小汤圆一看又来了生人,止不住兴奋起来,开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