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老大媳妇本来是不继续去说书的,不仅是铁秀儿想等待听众们的反应,稳一稳膨胀的老大媳妇的性子,更是没有定好时间。
本来老张茶馆那边的两位说书先生是约好的,但架不住听众们盛情难却,老张只好腆着老脸,让张红英来问问,老大媳妇能不能再来说上一回。
就是空下来的只有单号,希望春红先生不要嫌弃。
忘了说,老大媳妇现在在外面有自己的艺名春红先生。
她的一夜成名比铁娘子更加顺畅,足以说明这个朝代的接受程度与人们的包容程度之高。
在这段时间里,老大媳妇卖力的练习接下来的故事,争取下次做得和这次一样好。
都不用铁秀儿说,老大媳妇自己都能意识到她哪还有功夫说八卦?她的嘴巴要留着用在更重要的事业上!
所以铁秀儿才说多半是闲的,上了班之后,这不就把臭毛病给治好了吗?
家里剩下那几个,也都得尽早安排上,连小孩儿也不能放过。
老大媳妇已经开始挣钱,老大的学业也可以同时安排上。
其实就算老大媳妇的说书没这么顺利,铁秀儿也早就有让苟老大赶紧上学的打算。
家里这么多个儿子儿媳,不缺人挣钱,但缺人挣权。
只有苟老大有这个耐心坚持下去,所以只要他读,铁秀儿就会一直供。
起初铁秀儿嘲笑原主奇怪的读书坚持,但现在人人都是原主。
关于苟老大上学这事儿,铁秀儿这几天辗转各个后宅之间也算是有点人脉,对城里头的书院还比较了解。
最令铁秀儿满意的是“有间书院”,师资能力最好,并且十分严格。
整个书院采取的是封闭式学习的模式,一个月就要交五两银子,包括吃住学,完美的避免了学生借由先生说的话,或者交际应酬,而找家里要更多的钱的情况。
一个月只能休沐两次,除非理由充分否则不予批假,这也避免了学子去外面酒醉金迷。
虽说这书院听起来不错,铁秀儿还是打算亲自去考察一番。
严格的教育她理解,但是过激的教育她不同意。
万一这个书院是臭名昭著的“戒网瘾学院”呢?
她并不需要被驯化的乖乖仔,她也并不望子成龙,她对他们的要求不高,别再当极品就够了。
知道铁秀儿要去考察学院,苟老大理所应当的也跟着一起,他也需要提前参观一下,自己可能常待的地方。
有间书院独自坐落一座山头,不愧是一个月五两银子,抵普通农户一年收成的学校,看起来不说富丽堂皇,书香气息十分浓郁,在这个时代,书香气息就代表金钱的气息。
负责接待的教书先生态度比较一般,听见铁秀儿说想要先考察考察,顿时满脸不赞同。
“让你进门就不错了,学院是教书育人的重地,岂是你妇人的后宅,可以随意参观。”
如果不是铁秀儿看这里的文化环境不错,再加上对方的身份是秀才,她就要开怼了。
说得好像哪家妇人的后院他随意去过一样。
这位教书先生跟苟老大的那两个同窗一个调调,骨子里有些看不起女人。
可科考成绩并不关乎这些,所以他们这样的人也能成为秀才,甚至站到更高的地方。
铁秀儿被问话的时候,墙头几位学子趴着偷看,教书先生看见之后立刻铁着脸训斥:
“又是你们几个!仗着自己悟性好,就在这里浪费光阴!”
“略,老学究。”几位学子故意朝他扮鬼脸。
从他们的对话,以及学生的精神面貌来看,这间书院没有铁秀儿想象中的那种问题。
那就很好了。
“老大,你怎么看?”
铁秀儿看中了这间学院,就是不知道老大满不满意。
若这是读书启蒙,铁秀儿或许还会再考虑考虑。但苟老大是一个成年人,三观已经成型了,个别这样的老师,不太能影响他这个人后期的性格。
苟老大看着这样富含底蕴的学院甚是激动:“娘,我真的能在这儿上学吗?”
“当然了。”铁秀儿理所应当的说道:“娘还是有点儿人脉的。”
铁秀儿说完,掏出了县令的推荐信。
一所好的学校,当然供不应求,除了凭本事考进去,凭钱砸进去以外,还能凭关系走后门。
铁秀儿凭着自己跟县令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