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路派出所里,小林和同事许光陷入了沉思,显然两人都觉得李元凯有重大嫌疑,但是尸检结果也只是证明了黄婷婷死于一氧化碳中毒,而并不能证明是李元凯做了什么手脚。他们拿回来的燃气软管和卡子,现在没有立案,自然没法交给相关检测机构去做进一步的鉴定。
“不行咱们去请示一下所长吧?”小林憋了半天,终于想出来这么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两人也确实不知道怎么办,只能找张所长聊聊,张所长听了大概,觉得确实有疑点,就给刑警中队的钟建衡队长打了电话,研究了一下,决定让刑警中队接手,这样就可以正式刑侦立案调查了。
因为钟建衡对整个案件也比较了解,所以他对小林说,“小林,我觉得这个案子你了解的非常清楚,目前我们中队案子比较多,不如你来协助我们,一起办理这个案子吧。”小林当然同意,钟队随后给张所长打了个电话,算是为了这个案子暂时借调一下小林,当然派出所的日常事务,小林也得继续处理着。
“你最近要跟着刑警中队的钟队办黄婷婷的案子?”同事许光一听说小林要去刑警那边帮忙,赶紧过来打听情况。
“对,就是两边跑,咱们这边的事也不能不管,”小林倒是挺有斗志的。
“钟队的八卦你听说过没?”许光三八兮兮地凑过来。
小林一脸疑惑地看着他,平时小林除了工作,下班就是去健身房,连跟同事聚餐都很少去,天天就关心自己的肌肉含量,根本没机会去探听什么八卦。
“据说钟队他爸是以前区刑警大队的刑警,然后,好像钟队不是他爸亲生的,是他爸爸在一次办案的时候带回来的,他亲生父亲是个案件里的嫌疑人还是什么的。反正就一直是跟着老钟生活。而且他当中队长没2年,破了好几个疑难案件呢,大家都说,要不是他是犯罪嫌疑人的儿子,早就升职了。”许光这么说着,身边不知不觉聚了好几个人,果然八卦是最吸引人的。
“对对,我听说他亲爸是个老钟办案时候的疑犯,好像已经死了,就被老钟收养了。可惜老钟后来办案的时候也牺牲了。”其中一个同事接话道。
小林显然没料到钟队身上有这种猛料,一时不知道怎么接话,只能在头脑中一边努力消化这些信息,一边往中队走。
案子的证据其实没有多少,目前就是燃气软管和卡子,钟队联系了相关流体结构元件检测机构,通过检测软管卡子的弯曲疲劳、过拧紧、旋转弯曲、连接力和分开力,以及软管的弯曲性能、疲劳性能、泄漏、热空气老化等,来看看是否有人为因素影响。
随后,钟队和小林又再一次来到兰庭小区,路上,小林不自觉地瞟一眼钟队,“嗯,身高比自己高5公分,长的白白净净的,一看就是正面人物,怎么也看不出犯罪分子的dna信息啊。”小林心里琢磨。
“我脸上有什么?”钟队不知道小林的心路历程,奇怪地看着他欲言又止的样子。
“没有,没有,”小林有些尴尬,摸摸脸,好在已经到了兰庭小区车库,他们直奔小区物业,找到物业负责人,表明身份和来意后,钟队直截了当要求调取案发当天也就是8月1日的监控。物业还算给力,把8月1日大门的监控,地下车库的监控,以及8号楼单元门口的监控都拷给了他们。
回到刑警中队,小林坐下,仔细地查看监控。李元凯说他大概当天早上7点半回到家,那如果在监控中能找到他回来早的线索,就证明他在撒谎。
整整六个小时过去了,小林伸了伸已经僵硬的肩膀,活动活动脖子,晃动着脑袋让已经发直的眼睛再受自己的控制,转眼看到钟队拿着两个便当盒进来了。
“我刚才定了外卖,咱们一起吃。”钟队递给他一盒,接着问道,“有啥线索没?”
“谢谢钟队!”小林这才感觉到自己的饥肠辘辘,接过便当,迅速打开,闻着香味,先忍着口水说道,“小区大门口和地下车库的监控我都一帧一帧地看了,没有李元凯的身影。现在我正准备再看看单元门口和小区路上的监控,看他是不是聪明到都躲着这些监控。可惜的是,楼道里面没有监控。”
“嗯,监控里如果没有李元凯,就再看看7点半前有没有其他可疑人物,毕竟如果是故意来做手脚,应该是一大早来的。”钟队建议。
“对,现在是夏天,如果凶手是头天晚上给燃气管做手脚,那么黄婷婷应该晚上就洗澡致死了,而她是早上6:30左右死亡的,理论上凶手应该是凌晨来作案的。”小林也同意钟队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