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热闹了,一张张选票里不仅写着个人喜好,还带着人情世故,看来年满十八岁以后,孩子们真的就长大了。
乔春华拥趸者认为于可琢拥趸者紧盯班长的位子,不按照现场能力展示,以职务来决定个人表现,属于明显的左倾投降主义。于可琢拥趸者认为乔春华拥趸者不考虑客观实际,以一场比赛来决定班级荣誉,而且男性的声音在现场更有力量感,属于右倾冒险主义。双方发生了多次不友好的语言交流,最终也没有把人选定下来。无奈之下,第二次竞选开始。乔春华、于可琢第二次登上讲台,激情满满的重复了刚才的演说。学生们第二次开始投票,计票,唱票。第二次的结果和第一次一模一样,毛冰铎和柏星辰也没有修改自己的答案。五十颗年轻而又倔强的心在相互碰撞,谁都不想后退半步。两大阵营都没有妥协,看似简单的事件中,关乎胜败,关乎尊严,关乎自己的原则。柳小河站在乔春华这边,原因很简单,讲得好、学习好、我朋友、是女生。进入高中以来,她第一次这么笃定的做一件事,任谁都改变不了决定。宋俊伟毫不犹豫的支持于可琢,原因也很简单,讲得好、学习好、我朋友、是男生。无论是侠义之情还是兄弟之情,都让宋俊伟毫不动摇。
所有的故事终究会有一个结局,晨曦得知后迅速做了决定,于可琢作为班长领诵,大家不要因为小事儿分心,把精力都用在学习上。放学后,乔春华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大字,加了两个问号。“对?”“错?”
百日誓师那天,所有学生整齐的站好,在于可琢的带领下大声喊着口号,眼睛瞪得滚圆,脖子暴着青筋,把积郁在心底的不安和恐慌统统喊了出来。喊完之后,所有人都感到了一阵放松和释怀,当看到横幅上高考百日倒计时的大字后,他们忘掉了曾经的疲惫,浑身又充满力量。
纵观中国历史,但凡雄兵出关必会全体誓师,将士们大气凛然,狂风中旌旗招展,一时间万众一心,激情澎湃,剑之所指,所向披靡。高考对于学生而言不亚于一场生死之战,十二年的努力,几代人的期待,数千天的准备,数百万的对手,考前的百日誓师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是对学子们战前的一种释放,对潜意识的一次唤醒,对自己的一次鞭策,对未来的一次描绘。
百日誓师采用的是一个人领众人和的方式,因此需要从班级里挑选一个声音有优势的学生进行领诵,晨曦把这个任务直接交给了于可琢,毕竟他是班长,而且自信心和嗓音都不错。于可琢回到教室后思考了一会,他决定把这件事在班里宣布一下,百日誓师的事儿大家都挺期待的,顺便可以搞一个竞选,凭自己的成绩和实力应该也没有人会与之一战,免得有人说三道四的质疑自己以权谋私。
自习课,于可琢走上讲台,咳嗽了一声引起大家的注意,接着说:“同学们,2月28号咱们要开始百日誓师活动了,不仅是高考前的仪式,也是各个班级风貌的表现,这次活动需要一个领诵人员,班主任让我来完成,如果大家觉得自己也有实力或者更加适合,我们可以公开竞聘一下,让最好的声音来代表我们班。”说完后,于可琢环顾一圈,正准备说如果没人报名,那就这么定了。这时,教室里站起来两个人,一个是乔春华,一个是柏星辰。乔春华一直忙于学习,就连话都很少说,但这次不同,因为这是高中最后一次活动了,如果能亮个相也是极好的。柏星辰一直话很多,他早就看不惯于可琢盛气凌人的样子,不管自己行不行,抵抗一下也是极好的。就这样,三国鼎立的局面成了。
于可琢面带微笑,心生厌恶,后悔自己非要节外生枝,结果弄得不可收拾,但又觉得对手没有威胁,竞争一下也显得自己更有说服力,于是他把手中的稿子分给两人,约定三天后的晚自习大家一决胜负。下课后,米小米来找柳小河问:“小河,你朗诵那么好,为什么不去竞聘一下,我觉得你最合适了。”柳小河说:“我才不呢,晨曦让于可琢上,肯定是因为人家是班长而且学习好,再说了,百日誓师的领诵比的是气势,是嗓门,我可不行。”轩辕飞絮在旁边说:“吆,几个月不见,咱们小河长大了,都能揣摩老师的心思了,假期在家天天看宫斗戏吧。”三个姐妹高兴的笑了起来。
红日初开,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我辈青年,斗志昂扬,苦战百日,绝不彷徨。破釜沉舟,乘风破浪,栉风沐雨,振翅翱翔。拼搏百日,逐鹿考场,全力以赴,追光向上。全力以赴,不负众望,全力以赴,我定辉煌。
不足百字的誓师内容,将会在学生们拼尽全力的喊声中传遍整个校园。作为班里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