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在说着皇上和太后节俭用度之心,华妃却不过脑子的将皇上给括上了,已经引得皇上有些不悦,哪知道又一个不知死活的挑起事端。
富察贵人睨着甄嬛,嘲讽的问着:“莞贵人提倡节俭那自然是很好的,可是听闻贵人有一双蜀锦制成的玉鞋,奢华无比,不知道姐姐我是否有幸可以一观呢?”
富察贵人和华妃此时看戏似的盯着甄嬛,淳儿边吃边说道:“那是皇上喜欢莞姐姐才赐给她的,自然是越贵重越奢华越好喽,既然皇上喜欢,那又有什么不可以呢?皇上您说是不是?”
皇上听到淳常在这么说,哈哈大笑道:“朕最喜欢你,有什么便说什么。”富察贵人被淳常在和皇上这样的对话弄得不知所措,没想到弄巧成拙,本想让甄嬛难堪,却不想她的话又把皇上置于何地。
偏此时的淳儿又问向富察贵人道:“富察贵人,你说是不是?”
富察贵人无奈的只能说:“淳常在说的不错。”尴尬的表情,尽在皇上眼里。
眉庄见皇上脸色不好,便艰难起身,笑着端起一碗梅子汤道:“皇上,今日众位王爷和众位姐妹齐聚,臣妾也开心,如今西北战事初平,皇上也能稍稍宽心,臣妾以梅子汤代酒,恭喜皇上!”
皇上见眉庄挺着个肚子,笑呵呵的说道:“朕知道你的心意,你如今行动不便,快坐下,要知道你是个能喝酒的,等你平安生下皇子,定要与朕畅饮!”
眉庄答应着道:“是,谢皇上厚爱。”
宴席间,众人觥筹交错,众嫔妃各怀心思,好不容易回了延禧宫,草草的卸了钗环,宝娟早接回宫盯着小太监们将地龙烧暖和些,映红服侍我躺下,没一会儿就睡了,真是累的很。
没几日后的清晨,我早早的向皇后请安后,回延禧宫时,路过养心殿,看到了年羹尧抬头挺胸的站在养心殿外,苏公公端了个椅子,放在一侧,提醒年羹尧坐下,哪知那年羹尧竟全然不理会,无奈,苏公公又让小夏子将椅子往中间抬了抬,那年羹尧才不情不愿的坐下,我在外边瞧着,深觉,素闻年羹尧大胆,不曾想竟敢对御前的人也这样傲慢。
我正要走时,却瞧见果郡王从养心殿出来,不知道和年羹尧说了什么,那年羹尧面见王爷竟也敢不起身,不禁让我叹息,这年羹尧不为自己想,难道也不为年世兰想想吗?若他在宫中得罪人多了,可想过他妹妹的处境呢,看来,这对兄妹果然亲厚,行事作风如出一辙,也难怪前世皇上会将年羹尧一贬再贬。
我无心探听前朝之事,在映红和宝娟的搀扶下,往延禧宫走去,宝娟此时却向我说道:“小主不必惊奇,年大将军前些天刚回来时,皇上亲自在养心殿宴请他和华妃,听闻年大将军在席间竟敢支使苏公公为他布菜,都把华妃娘娘吓得不轻呢。”
前世我并不曾听闻此事,不禁问道:“竟有此事,难道皇上没说什么吗?”
宝娟又说道:“听说皇上当时就龙颜不悦了,将最喜欢的菜都扔了,但也没说什么。”
我叹息道:“皇上此时也是隐忍的难受吧,年羹尧狂妄,他妹妹在后宫也嚣张的很,果然是一家人。”
宝娟轻笑道:“小主何必叹息,那年羹尧还在席间与皇上称兄道弟呢,听说皇上也没说什么。”
皇上能说什么呢,若不是朝中无人,他年羹尧在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华妃又如何能在后宫称霸多年,只等着吧,边疆战事一平,皇上就要有所行动了,毕竟功高震主又不知收敛,哪个帝王会一直容忍呢。
不知不觉,竟走到了咸福宫,想着好几日没见眉姐姐了,便往存菊堂去了。
进了存菊堂,就见眉庄在捧着一本论语看着,我笑道:“姐姐现在挺着肚子如此辛苦,在教我的小外甥读书吗?”
眉庄见我来了,忙吩咐采月上茶,并拉着我的手说道:“怎么不见你常来,我现在行动不便,长日无聊,你和嬛儿、淳儿怎么都不来?”
我反手握着眉庄的手,抚慰着:“我们几个总怕打扰你休息,有几回来瞧你,你都睡着,想着姐姐怀孕辛苦,还是不打扰为好。”
眉庄却不依,说道:“那不成,采月,去碎玉轩把莞贵人,淳常在叫来,我们好叙话的。”
采月笑嘻嘻的领命而去,不一会儿,采月却只身一人回来了,眉庄问道:“怎么,让你请个两个人来,还把人给请丢了?”
采月却说道:“启禀小主,莞贵人去养心殿了,淳小主去了御花园,并不在殿中。”
眉庄听后,不禁泄了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