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判断了下,种子的优品率百分之八十五以上,这个?概率算高?的,看来采购方面的人还是用了心的。
蔬菜大棚那边她专门留了五个?大棚,专门种植她挑选出的优品种子,收获后打出精品蔬果的名号高?价卖出去,一来挣得多,二来也是为公司树立好名声。
工厂这边没什么?问题,她又去了蔬菜大棚,大棚是她统一找人出钱安装的,地里的种子农户从种子厂购买,种植这块她专门组织了培训,并且招了两?个?技术员,专门负责农户大棚的管理和问题解答。
如今第?一茬的蔬果即将收货上市,她提前注册了四季青农副产品公司,又注册了四季青的商标,专门设计了果蔬外包装和logo,果蔬收货后,她按照市场价跟农户收购后,对果蔬进行分级。
品质好卖相?最好的全部包装好销售给一线城市,次一级的用另一种外包装销往二线城市,最后挑选剩下的直接供应三四线城市。
这是她和赵军早都说好的,也是她选择不用透视眼挑选种植的原因,种子只能她挑选,但果蔬可以找别人挑选。
赵军一开始还担心她订的送完一线大城市的果蔬价格有些高?,但看见包装后的果蔬眼睛里迸射出激动的火焰,心里算是彻底稳了。
不出所料,第?一茬果蔬销售后的口碑非常好,有不少人敏锐的发现商机,纷纷来找苏海棠谈合作。
苏海棠并没有答应,而是让他们去找赵军谈,俩人毕竟签过合同。
一年后,种子厂的订单突然?多了起来,原来农民发现从她厂里购买的种子种植出来的蔬菜瓜果粮食作物的优品率很高?,一传十十传百,知道的人多了,找过来买种子的人自?然?也多了。
订单多了,但厂子的生产量就那么?大,苏海棠仔细考虑过,要扩大生产必须扩建工厂。
厂房扩建就比较麻烦了,首先需要拿到土地的使?用权,但如今的工厂虽然?不在城中,但周围都是建筑物,根本没有空地再建设厂房,若是花钱买下附近的房子,似乎成本又太高?。
苏海棠再三思虑后,决定找政府寻求帮助,于?是她整理了资料,又做了详细的计划书后找到农业局。
起初苏海棠以为这事儿即便找农业局也不会好办,没想到到了那儿就见到了局长,原来她的种子厂和蔬菜大棚搞得红红火火,在江城农业圈里也算是赫赫有名,农业局长怎么?会不知道她。
苏海棠把自?己过来的目的简单扼要的说给局长听,又交了计划书。
局长沉吟片刻,让她回去等消息,他们看过他的计划书后开个?领导班子会议商量一下再说。
意料之中的结果,这种事儿本来就记不得,苏海棠心里有数,倒没多失望,开车回了四季青果蔬公司。
当初注册这个?公司时,她并没有租办公室,直接用棚户区拆迁时赔付的那间门面房,因为棚户区拆迁时,房子是算上院子面积的,所以这间门面很大,完全可以做隔断当办公室用。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她停好车,还没走?到公司前,就瞧见门口站了好些人,走?进了才知道这些人是周边村落的农户。
这些人看着跟苏海棠合作的那些人家不过一年的时间,都明显富起来,心里头颇为不是滋味,特别是当初苏海棠提出合作的那些农户,简直是天上掉的馅饼没捡着。
其实?当初苏海棠就猜到会有人后悔,但没想到这么?些人,她并没有答应这些人的要求,当初答应给农户修建大棚,不过是为了打消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答应种植大棚蔬菜,况且那些土地是她用透视眼挑选过的。
如今这么?些人,她就算要修建大棚,也不可能所有人的地都建,一样要选择其中土地肥沃的,人不患寡而患不均,若是她这样做了,恐怕有人怀恨在心,做出过激的事,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故而她拒绝了所有人,只是说可以给他们提供建大棚经验丰富的建筑队,让他们自?己联系修建大棚,并且答应为他们提供种子。
这些人虽然?不满,但苏海棠拒绝的很干脆,他们怎么?说都没用,只能离开,有了前头苏海棠出钱修大棚,这些人即便看出大棚蔬菜能挣钱,也不肯自?己掏钱修,犹犹豫豫,这事儿便个?下了。
苏海棠倒是无所谓,她现在一门心思扩大种子厂。
没几?天,果然?如苏海棠记忆中一样,国家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那些原本放弃自?个?儿掏钱建大棚蔬菜的农民再次蠢蠢欲动,家里有些存款的,干脆狠心掏钱修了,那些没什么?家底的,依旧观望。
农业局这边也给了消息,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