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主要是开了先河,此后有很多跟风的同类型抗战剧,算是增添了一种新的大众观影形式。
在此之前,并没有很受人关注的抗战剧,此后就不一样了,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抗战类题材优秀电视剧涌现。
当然,专家还是想的少了,不知道后续几十年,抗战剧都长盛不衰,简直是一力撑起了华国影视行业大半部分人的饭碗。
至于《大唐帝国》,则是在短期内的热度高强度的集中爆发,激起了一大群人对历史剧的兴趣。
同时也给后续的影视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即好的剧本+大制作投资+众多明星演员+顶级的服化道,可以创造出属于电视剧行业自己的“大片”。
没错,电视剧也应该搞大片,这就是专家们得出的结论。
不过,在场的制作公司们,显然不是很认同这样的观点,有的制片人甚至脸上露出嘲讽的表情。
能躺着赚钱,我为什么要冒着风险,搞这种所谓大片。
这些专家,真是外行人,只会说些不切实际的废话。
陈麟风对此倒没什么抵触,甚至相当支持。
这里说的的大片,不就是后世的精品剧嘛,除了演员方面,因为片酬普遍大幅度上涨,导致没办法集中众多明星之外。
正午阳光的那些剧,《人民的名义》《长安十二时辰》,甚至包括陈凯鸽的《将夜》,以及陈麟风穿越前,很火的《庆余年》,大多采取的都是这种模式。
小成本的优秀剧集也有,不过比较少罢了。
没事,其他公司不愿意搞也好,正好他接下来的《星你》,就是除演员之外,标准的“大片”。
一次《大唐帝国》不行,那就让他一遍一遍的来,总能让这些只想要躺平的公司们,给轰起来好好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