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沈家珍肯定的答复。彭若愚和窦慧对视了一眼。
接下来是最重要的步骤。
那就是,去拜师金光上人。
两人迅速整理好衣装,确保自己的仪态庄重而得体。他们知道,对于像金光上人这样的高人来说,虽然窦慧有天赋,但是弟子的仪态和心态更是极为重要的。
路上,彭若愚和窦慧心中充满了忐忑与期待。他们知道,虽然金光上人是他外公,但是这样修为高深的人,性格独特,对弟子的要求极为严格。
未必会因为亲戚关系就收下窦慧。
更何况虽然只是尝试过使用金遁流光咒,但是并没有正儿八经的提出要拜师。
他们担心自己是否能够满足金光上人的要求,成为他的弟子。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落在他们前进的路上,宛如希望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生长。他们踏着坚实的步伐,尽量不去想即将面对的一切困难和挑战,只是专注于眼前的道路。
终于,他们来到了金光上人的隐居之地,那座熟悉的四合院。
清晨的四合院,宛如一幅静谧的水墨画,悄然展开在微熹的晨光中。
四合院的石砖墙面在初升的太阳下泛着淡淡的金色,仿佛被轻轻涂抹了一层薄霜。屋檐下的滴水声清脆悦耳,仿佛是大自然为新的一天奏响的序曲。
院中,那株老槐树伫立,它们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过往的行人低语。
四合院的门廊上,一只斑驳的石狮静静地守护着,它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守护着这座古老宅院的宁静与和谐。门廊两侧,几盆绿植生机盎然,绿意与古旧的建筑形成鲜明对比,更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走进四合院,一阵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夹杂着泥土的芬芳和花草的清香。
院中的地面上,铺着青石板,光滑而冰凉,仿佛能透出一股岁月的沧桑感。几间正房和厢房错落有致地排列在院落四周,木质的门窗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彰显着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
清晨的四合院,仿佛是一首宁静的诗,一幅和谐的画,让人在其中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生活的美好。
中风的外公依旧躺在藤条椅之上。
外婆则站在院中,她笑盈盈的看着彭若愚和窦慧。
“我早知道你们会来。”
说着她指了指窦慧:“小姑娘,我也知道你为什么要来。想拜师是吧?”
“我多少年没见过如此能有如此天赋使用符箓的人了。”
“这是咱们缘分。”
外婆的话让窦慧的眼睛一亮,她立刻激动地点头:“外婆,你简直神了啊!”
“是的,我一直都很想学习符箓之术,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
外婆微笑着点了点头,她的目光中透露出一种欣慰和骄傲:“小姑娘,你的天赋确实难得。不过,符箓之术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掌握的,需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我会的,外婆。”窦慧坚定地说,“我会努力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
彭若愚站在一旁,心里想着。
这俩人真能演,我都提前跟姥姥打好招呼了,她还整的好像未卜先知一样。
心里虽然这样想,但是嘴上不能这么说。
“哎呀,真是幸运啊,要是我也有学习符箓的天赋就好了。”
外婆笑着看了他一眼:“若愚啊,符箓之术确实有其独特之处,但它需要特定的天赋和机缘。你的天赋不在此,但你有其他方面的才华,应该好好发掘。”
彭若愚点了点头,虽然有些失望,但他也明白外婆的话是有道理的。他转头看向窦慧,鼓励道:“看来这种好运气,只能你独占了。”
。。。
过了许久在古朴的庭院中,一场庄重的拜师仪式正在缓缓展开。
阳光透过参差的树梢,斑驳地洒在青石板上,为这庄重而神圣的时刻增添了几分庄重与温暖。
庭院的一角,窦慧身着素净的道袍,发髻上系着淡雅的丝带,她双眸清澈,脸上带着一丝紧张而又期待的神情。她的双手紧握在胸前,仿佛在默默祈祷,这将是她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庭院的另一侧,外婆端坐在一张雕花的木椅上,她满头银发,面容慈祥而威严。她的眼眸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间的一切。她手中握着一根长长的拐杖,上面雕刻着复杂的图案,这是她多年修行与智慧的象征。
仪式开始,小姑娘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老太太。她的心跳加速,但她的步伐却异常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