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结识易辛也算意外之喜。没准儿他日自己可以请教这位小后生的文学心得,或许对自己诗词造诣的提高也有裨益。
放下心头那点失意,骆宾王微微一笑,回顾刚才易辛对出的对子。想从易辛的技法中,领略到一二精髓。
武则天喜形于色,赞叹道:"太平你找了个可造之才,功力深湛!他名讳作何?"
太平公主也是一头雾水,连忙转头问道:"你尊姓大名?"
易辛躬身拜倒:"回圣上,小人易辛。"
"好个易辛!"武则天笑着点头,又审视地上下打量他。
太平公主暗自庆幸,还好当初揽了这么一个人才,这次对抗吐蕃,易辛可谓出色制敌,立下汗马功劳!
武则天玉指点着易辛,意味深长地问道:"你与吐蕃似有深仇,可否说来听听?"
易辛恭敬地跪下:"国仇就是家恨。"
武则天听后嘉许地点点头:"忠心报国,朕自当记取。你能为大唐出力,令朕甚欢。只是切不可蛮勇,还需知进退。"
易辛叩头感激不尽:"谢陛下教诲,小人必谨记在心,不负陛下厚望。"
在座众臣也都暗自钦佩易辛的才学与胆识。太平公主更是欣喜,她终于找到一个可恃之才,为大唐出力了!
武则天听后淡然一笑,并未深追究。她不动声色地说:"既然易辛表现出色,朕即刻封他为后宫总管,以示嘉奖。"
易辛闻言暗喜,后宫总管一职权力无边,尤其是可以频繁出入宫女浴室、更衣室等私密之地。想到宫娥们洗浴玉体的场面,他已情不自禁,热血沸腾。
但易辛很快警醒过来,隐藏起内心的龌龊想法。他恭敬地跪拜道:"谢陛下恩典,小人定当努力经营后宫,不负重托。"
武则天满意地点点头,太平公主也喜形于色。在座文武百官虽然对武则天的决定有些微词,但无人敢言。
易辛心中暗笑,得到后宫大权,想要施展抱负、钻营权势,远非他们能料到。届时,自己必将成就一番大事业!
就在此时,后宫副总管刘芳菲出列反对道:"陛下,我大唐后宫向来由女官掌管,突然拔擢一个男子任总管,此举恐怕有损规矩。"
武则天不吃这一套,淡然道:"朕当政,后宫自当新气象。男女平等,有何不可?再说易辛才学出众,此举正可充实人才。"
刘芳菲面露难色。她明白,易辛被提拔,等于剥夺了她在后宫的权力。
武则天此举意在改革后宫陈规,但真正目的,是要培植自己势力,局限原后宫势力。
易辛也洞察武则天用心,暗暗窃喜。到时整个后宫将牢牢掌控,实则大权在握。
刘芳菲虽然不服,但只能低头应是。武则天亲自提拔,她又岂敢反对?
武则天哼了一声,不再理会她。她抬眼望向远去的吐蕃使团,心中暗爽。
"今日大胜吐蕃,朕特准后宫开演,庆功宴请群臣。"武则天宣布道。
太平公主喜形于色,连声称谢。文武百官也都精神一振,笑容满面。
刘芳菲默默退到一旁,脸色难看。易辛则是喜上眉梢,他早想参观一番这繁华后宫了。
想到美酒佳肴,歌舞升平,易辛已然按捺不住,心神荡漾。这次庆功宴,必是热闹非凡!
众人退下,太平公主带着明月、彩霞等人回宫准备庆功宴。易辛跟在她们身后,以总管的身份入宫。
此时武则天带着刘芳菲来到寝殿,低声吩咐道:"去查查那易辛的底细,查得仔仔细细!"
刘芳菲眼中一亮,连忙问道:"陛下是怀疑他是奸细吗?"
武则天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淡淡道:"他来历不明,本事高超,必有蹊跷。去把他的身世查清楚,然后报告朕。"
刘芳菲恭敬领命,暗自窃喜。她定会把易辛的底细翻个底朝天,一旦查出问题,自己在后宫的地位就稳了。
易辛跟随太平公主回到大明宫,来到内室。太平公主坐上猩红交椅,明月与彩霞两名宫女将门帘放下,室内顿时光线昏暗。
易辛站在中间,只见太平公主红唇轻抿,凤目中闪过一丝妩媚,正上下打量自己。
易辛心中警铃大作,太平公主这番举动,怎看都不怀好意
"易辛啊,你今日为我出了力,我该如何报答你才好?" 太平公主嗓音轻柔,眼波流转。
易辛沉吟片刻,暗暗思忖:自己此番助太平公主战胜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