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唐:软饭硬吃,女皇求我低调 > 第21章 到达安息四镇

第21章 到达安息四镇

萧瑟寒风中,身着羊皮袄子的武周军队浩浩荡荡前行在漫漫长路上。

太平公主骑马与易辛并行,忽转头问道:"你还没告诉我,具体要如何对付吐蕃?"

易辛淡然一笑:"公主且慢,吐蕃虽强,终究不是我大唐的对手。公主的智谋定可克敌制胜,何需惊弱一介男宠。"

太平公主回头看着易辛,语带讥诮地说:"你可不是普通男宠,你是天下第一文士,若是不超群,我又何必带你同来?"

易辛摇头失笑:"公主莫要听信传言。我这等庸才,兵法上的造诣又岂能自称第一?公主有远见卓识,定会料理吐蕃一战,臣等不过是杯水车薪,微力相助而已。"

月华如水,细软的月光洒在太平公主潇洒的背影上,墨黑的马鬃在夜风中飞扬,马蹄有力地踏在皎洁的月色中,带起一串清脆的叩击声。

公主轻蔑地“哼”了一声,傲然不再搭理身后的人,只一个劲地踢着马肚催促坐骑向前奔去。她十分倔强,只要认定的事没有人能够左右。

花朵般美艳的明月和彩霞两名宫女连忙追了上来,轻盈地跟在公主身后,就像两朵跟随月光的云彩。

不远后面,易辛和高公公并驾而行。易辛穿着月白色的轻甲,腰间佩戴着几代相传的宝剑,整个人英俊凛然。他默默注视着前方奔驰的太平公主,眼中透着坚定和守护。

高公公垂手驭马,沉稳地跟在易辛身后。他见证着这位年轻将领从一介书生蜕变为护驾大将,心中十分欣慰。如今天下托付在这些后生可畏的青年人手中,朝阳就在不远处,大唐江山必将越发繁荣昌隆。

三天后,大军浩浩荡荡抵达安西四镇。只见城楼上,一名身穿银甲、腰悬宝剑的壮年将领目光如电,迎风飘扬的红缨头盔下,一双凤眼闪烁精光,远远望见大旗飘扬、铁甲锵锵的大军,不由地挺直腰板走出城门。这人便是镇守安西的守将郭昕,三十五岁正值盛年,且因年轻时曾立下赫赫战功,被敕封为“威武侯”。只见他桀骜不驯的双目略带警惕,一身肌肉鼓胀的铁铠下散发着不可侵犯的威严气势。

原来,连绵的筒子山脉一直延伸到这里,隔着那条浩浩荡荡的大江,对面就是吐蕃这块蛮荒之地。安西四镇正处在对抗吐蕃最前沿的关口,镇守武将的身份地位可谓凶险至极。郭昕自幼习武立志报国,为官清正廉洁深得百姓拥戴。如今朝廷大举出兵,这个厉害角色终于等到打败吐蕃的大好机会,他顿时双目放光,浑身血液沸腾,恨不得立刻冲锋陷阵。

这时,易辛望着江对岸蔚蓝的天空,想起自己的出发点本是报效国家、保家卫国,一颗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未变。只要能让百姓幸福安康,哪怕吃些苦头也在所不惜。他暗暗握紧拳头。

易辛自己突然觉得奇怪,此时为何他一腔报国情怀,全然忘记了软饭硬吃的小九九。

看来,小学时候就经常念诵的作文结尾段:“爱国主义情怀油然而生”并不是虚言。

晚风轻拂,城墙上残破的旗帜在风中飘扬。易辛站在高高的城楼上,远眺着眼前一望无际的大江河水。

“高叔叔,你还记得我们初战锋芒,在此处大战吐蕃的场景吗?”

易辛虽然不是高公公口中的“少将军”,但却脑补出无数英雄的士兵们为了国家和人民英勇冲锋、不畏生死的情景,肃然起敬。

高公公眯起眼,点点头道:“当然记得,铁蹄震地,飞箭遮天,我军英勇善战,所向披靡。那一役,你我易家军血染城头,火海烧红江水,烈火燎原,轰轰烈烈。你我父子两代同心协力,终于大败敌军,保家卫国。”

易辛肃然道:“先人积累的家国情怀,我们这代人必须传承下去。当初先祖辈为天下苍生尽力奋战的赤子之心,我等后人更要牢记。”

高公公感慨地看着易辛成长的背影,心中涌起满满的骄傲和欣慰。他知道,这江山社稷,终将托付于易辛等后生可畏的手中。他们定会为之壮怀激烈,英勇善战,保我大唐江山永久长存。

郭昕此时看到太平公主大驾光临,连忙迎上前去跪拜致敬。

“郭将军果然又年轻了几分!”太平公主笑眯眯地寒暄道。

郭昕忙起身笑着回礼:“公主仪态举止更加仪雅出众,确是美若天仙。”

两人你来我往极为熟络,原来郭昕乃是太平公主麾下的心腹武将。在公主灵蛇一般的政治手腕指引下,郭昕也逐步成长为一名军事上的强力助手。公主对郭昕可谓是呵护有加,郭昕也对公主敬重有加。两人关系非比寻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