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姜尚最初下山时,不知是否是为了知己知彼,曾在朝歌卖卦为生,后来还做了纣王的下大夫。因为力阻纣王建造鹿台,纣王扬言要炮烙了他,被他提前知道,才狼狈跳下九龙桥,借水遁逃到了西岐附近的磻溪,后来被西伯侯姬昌奉为上宾。直到姬昌死后,姜尚才现出玉虚特派的身份,露出心中的小九九,将姬发尊为周王。
姜子牙在商为官时,太师闻仲一直在北海平叛,直到此前黄飞虎逃出朝歌时,闻仲才从北海平叛归来不久。他追了黄飞虎一路,却被元始天尊派弟子撒黄沙变幻的黄家人马引回了朝歌。所以直到今日,姜尚才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威震四海的大商太师、截教金灵圣母的得意弟子。
闻仲身跨墨麒麟,手执一对蛟龙金鞭。
四不像载着姜尚,打神鞭虚握在手中。
哪吒站在姜尚身后,颇为玩味地望着这番景象。
金吒在一旁低声说道:“若是算辈分,那闻太师也就是和我们一辈儿的。”
杨戬则道:“若是论法力,十个金吒也抵不过一个闻仲。”
金吒心中不快,冷哼了一声。
哪吒也惊讶地望了杨戬一眼,此人凭借一己之力扭转战局,叫魔家四将尽数死在法宝之下。但相比他的法力,哪吒忽然觉得,杨戬最可怕的或许是智谋与见识才对。
正在此时,阵前两方的太师与丞相撇开了仁义礼智信,撕破脸皮破口大骂,催动胯下坐骑,挥鞭战成一团。
姜尚的身先士卒无疑给了西岐士兵莫大的鼓励,数万士兵远离中央战阵,兵戈交击之声骤然而起,浴血厮杀无止。
哪吒喃喃道:“姜师叔还真是不怕死啊!”
“假如是你被罩上了七死三灾之命,我相信,你也不会怕死的。”杨戬苦笑一声,想要上前助阵,却看见风火轮在低空划出一道长长的火红焰道,带着骇人的尖啸,倏忽便至姜、闻二人身前,哪吒大喝道:“休要伤吾师叔!”
火尖枪直戳闻仲额间第三目,闻仲双鞭急架,再有火起,却有二蛟自鞭中跃起,将那烈火吞了,在空中爆散为星星点点。
姜尚捂着肩头,在四不像旁边打滚,辛甲前来救他时,见他一脸欲哭无泪,口中念念有词,只当他在诅咒闻仲,将他扔回四不像身上,便迅速回到后方。
哪吒却听得清清楚楚,姜尚离去之时,嘴里说的分明是:“为何不叫他一鞭抽死我!”
“从没见过这般将生死视作儿戏的人。”哪吒嘴角一抽,心中不免腹诽这位有严重被杀倾向的师叔,但闻仲的双鞭此时却像是一阵猛烈至极的暴雨一般泼在了他的心头。
哪吒不喜欢雨。
那暴雨瓢泼而来,瞬间将他淹没,让他仿佛回到了陈塘关前,重新变成了那个决绝而无助的七岁孩子。他感到胸中熊熊燃烧的红莲状烈火,突然被月白色的莲子疯狂地吸收着,而这具身体中生生不息的蓬勃巨力,随之被迅速抽离而出。
面对战场之上身体的突然失控,哪吒惊骇莫名,但他却无法控制这一切的法身,只能坐视法力流失,眼看着红莲业火烧向莲心。
枪尖不再燃烧,只剩徒劳招架。混天绫紧紧缠绕,乾坤圈挡在身前,但法力莫名流失的变故,让哪吒根本无法及时反应。闻仲的蛟龙雄鞭鞭身重重抽击在乾坤圈上,鞭尾与混天绫纠缠成一团,将哪吒从半空抽到了尘埃里,带起飞扬的尘土。哪吒在地上滚了近百丈,在血火混乱的战场上,突然画出了一道鲜明的分界。
金鞭抽身的剧痛,远不及胸中灼心的业火。这具金刚不坏的身体,似乎是将所有身体遭创带来的痛苦,全都转嫁到了他的心上。无论是忧愁还是难过,悲伤抑或疑惑,全都化作灼心的红莲业火。
哪吒赤红着双眼,看着金吒、木吒接连倒在闻仲鞭下,唯有杨戬能够顶住凌厉攻势,使大军在陶荣聚风幡召起的狂风之中,狼狈逃窜回西岐城中。
三日之后,姜尚整顿士卒,再同闻仲一番大战。哪吒没伤,但姜尚却让他和金吒、木吒等受伤诸将一道,留在相府之中养伤。而等捷报传来之时,意气风发的姜尚已经决定:“闻仲蛟龙金鞭既已被我打神鞭断了一根,便说明他乃榜上有名之人,必有一死,今夜趁胜追击,定可大获全胜!”
虽然闻仲法力高深,算到了姜尚趁夜劫营的计谋,但西岐兵来得太过突然,他只来得及稍做了些准备,就被杨戬、哪吒等人团团围在垓心。其余兵马进攻各大营,木吒趁乱烧了商营粮草,以扰乱闻仲之心。闻仲见败局已定,无心恋战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