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道正途 > 第三十二章 《太乙金华宗旨》(一)

第三十二章 《太乙金华宗旨》(一)

待我把他画那两道符收好后,他又把手中正在看的那本古籍递给了我,笑着说道:“小颜啊,本来该今天晚课时才教下你看这本书。但现在还有些时间,不如现在你就看看。

晚上你就多抽点儿时间与我分析分析《道德经》!”

我答应了一声“好嘞!”就接过书来看。

这本书名叫《太乙金华宗旨》,是吕洞宾所著。薄薄的一本,字数不多。

第一页上其文如下:

“律诗一首,玄奥已尽。大道之要,不外无为而为四宇。惟无为,故不滞方所形象,惟无为而为,故不堕顽空死虚。”

开头部分呢,也不晓得算不算唐朝人写文章都总喜欢先来首律诗以展示自己的水平,或者用律诗作序言先概括性地介绍全文的主旨。至少吕洞宾喜欢这么干!

甚至这一习惯影响到了章回体小说的写法。就明朝时的小说而言,比如《水浒》,哪章开头不来整首诗的?

否则,各位看官,你还会以为作者没啥水平不看了呢!

其实拿我个人看小说的体验来看,那些“诗”简直太无聊了!我是一般不看的!

一方面急切于看小说内容去了。另一方面而言,诗若失去了灵动的神魂,就不算诗了!连民间的顺口溜都不如!

无味之诗,比嚼蜡还难受!

要在小说中弄点诗玩下,得像曹雪芹那样,穿插到小说里面去写点“花谢花飞飞满天”之类的,还能修饰装点下意境!

开篇来首律诗以概全章,我从读者角度来看,真是浪费笔墨!

不过,全唐诗可录入了吕洞宾三百多首丹道诗的呢!所以,吕洞宾也算个诗人的!

好在清风给我这书,开头说有律诗,结果放到后面去了!

所以,才一入眼这些内容,我还勉强看得懂。

不过是说道家遵守大道,最重要的是要恪守“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原则而已。

守“无为”之心,可使自己不拘于自己所处尴尬境地与所代表的形象,可自由自在、随性而处之。

只有以无为之心而去作为,才可以使自己不落入到痴顽地死守空虚,使自己生命陷于毫无意义之中去!

很明显,这一理解完全是符合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内容。

但一翻到第二页,就让我傻眼了!其文如下:

“作用不外一中,而枢机全在二目。

二目者,斗柄也,斡旋造化,转运阴阳,其大药则始终一水中金,即水乡铅而已!

前言回光,乃指点初机,从外以制内,即辅以得主。

此为中、下之士,修下二关,以透上一关者也。

今头绪渐明,机括渐熟,天不爱道。直泄无上宗旨,诸子秘之秘之,勉之勉之!”

我看了一阵,当然也沟通了小石参与的,就算了文字看得熟烂于胸了,也根本看不懂写的是啥意思!

不得已,只能请教清风师父。

清风看着我所指篇章,解释道:“其中的作用不外乎一个“中”字;而枢机全在两眼。

两眼就好比那北斗星的斗柄一样。造化的斡旋,阴阳的转运,全都靠着它。

而大药,始终只是一“水中金”这一味。

前面所讲的回光功法,是用来指点初学的人,从外部来控制内部,用臣佐来保证君王。

这里是为中下之士修下两关,来透入上面那一关提出的功法。

现在修行道路逐渐明朗,功法关键已逐步纯熟。

上天不爱惜那珍贵的道法,让我直接透露出那至高无上的宗旨。你们各位要珍惜啊!勉力啊!”

我这才明白过来,吕洞宾这是要说修炼功法啊!

但想来按说能修炼成仙的功法何其珍贵,岂可能如此遍地皆是?这不有悖于道家“法不传六耳”之说么?

我以此询问清风。清风笑道:“吕祖向来游戏人间!故其即言修炼功法奥妙之言,也无人能懂,无人能会啊!

我以此书予你看,也是看看你有无足堪解开其中关键之悟性也!”

原来是试探我悟性的哟!

我这就不好多说了,便又继续看下去。

接着下一篇所写之字数多些,其文如下:

“夫回光其总名耳。工夫进一层,则光华盛一番,回法更妙一番。

前者由外制内,今则居中御外。

前者即辅相主,今则奉主宣献,面目一大颠倒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