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信封外写着宣战书三个大字,拆开一看,只见里面先是写了一段骂人的话,先骂孟拱趁自己跟蒙古人决战,突袭友军后方,再骂李庭芝派人以宴会欺骗自己,捉了吕文德和黑旗军李莫愁。
最后的重点来了,李庭芝念道:“现相约双方各出兵五千,于两军数十万大军阵前决战,一决高下!”
众人闻言后,都是满头雾水。
黄大人松了一口气,道:“李大帅,看来对方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在对面聚集了三十多万大军,却只敢以五千大军决战,想必也怕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敢全面开战!”
众人闻言,恍然大悟,李庭芝哈哈大笑,道:“黄大人所言极是,定是来吓唬我们的,老子面对蒙古百万大军,都不会后退一步,他想吓唬老子,门都没有!”
众人皆点头,黄蓉问:“李大帅,那你准备如何做?”
李庭芝想了想,道:“郭大侠,不如你我联手,带我之前跟你说的五千按照岳元帅的练兵之法练出来的精锐士兵,由你指挥,我们去会一会他!”
郭靖点点头,道:“好,最好能在两军阵前将他生擒,那对面的黑骑军将不战自溃!”
二人打定主意,李庭芝便领了中原武林的高手在身边,点了五千精锐,上了战场。
鼓声隆隆,战场的声势浩大,李庭芝手里的二十万大军,也非常的精锐,要知道东线战场背后就是大宋的都城杭州,一直都是宋蒙战争的一个最重要的战场,孟拱手里的部队才是大宋最精锐的部队,一直以来面对的都是蒙古铁骑里面最强的忽必烈等人,双方还打的有来有往,上次孟拱突袭忽必烈,就让他吃了个大亏。
所以,李庭芝所谓的精锐,那是真的百战之师,绝对不是吹牛的。
郭靖一出帅营,看到这队人马,就知道了,这队精锐部队,比自己之前在襄阳守城所带领的任何士兵都要有气势,而且大宋富得流油,主力禁军的装备也是堪称奢侈。
……
李顺平此刻已经感觉自己胜券在握,带着五千精锐黑旗军主力骑兵,缓缓策马上前。
黑骑军常备主力部队有两万五千人,全是精锐骑兵,由于李顺平供养的主力部队远远少于吕文德,李庭芝等人,他又会搞钱,所以,这支主力部队的装备堪称奢华,最主要他采取了后世的训练方法,士兵的协同性非常强大,还有骑兵终极战术骑兵密集阵和三眼火铳两大利器,就算碰上同等数量的蒙古铁骑,也是稳占上风的。
上次跟汪世显一战,前线的两支主力,信阳的一万主力被打残,只是剩下两千人不到,其余都是最近补充的新兵,枣阳的一万主力损失过半,此刻还由杨游勇带着在枣阳休整,并没有调过来。
李顺平手里的五千人主要就是原来守江夏城的五千主力精锐,这部分人被孟拱消灭了近千人,加上信阳残余两千老兵,六千老兵里,李顺平挑了五千,可以说这支人马是整个数十万黑旗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了。
李顺平走在骑兵队伍的最前面,此刻,陪他出战的黑旗军将军是主将是黑娃,副将葛二大,周觉和赵航则领着剩下的人马还继续围着孟拱的五万禁军精锐。
双方身后都是数十万大军,两方各五千人马,在阵前决战,有点约架的感觉,并不是生死相搏,可以称之为春秋时代的君子之战,李顺平之所以先下战书,就是这个原因,毕竟都是大宋的军队,不是跟蒙古人那样,不死不休的战争。
两方人马一靠近,李顺平一看,对方也是五千大军,其中步兵三千,骑兵两千,军容也是非常的整齐,一看就是精锐。
李顺平从未见过这么精锐的大宋军队,五千大军往那一站,杀气腾腾,吕文德手里的部队跟这些人比,简直就是小儿科,李顺平也不禁心中警惕。
按照君子之战的惯例,李顺平带着黑娃和十余骑上前,双方主将见个面先来一番文斗。
李庭芝愕然,没想对方还这么多的花样,又抬头看看天,只见白云层层叠叠,堆积如山,顿时大喜过望,计上心来,扭头对一旁的郭靖道:“郭大侠,一会尽量拖延时间!”
两人也是带了几个亲兵策马上前,郭靖道:“李大帅,这是为何?”
李庭芝道:“我看这云彩,用不了多久就会下雨,大雨一下,对方的三眼火铳就点不着了!”
郭靖闻言大喜,道:“原来如此,那就这么办。”
双方首脑上前,李顺平终于第一次见到李庭芝的真容,也是吃了一惊,对方却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青人,比自己和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