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底的样子。”妈妈还是不放心。
杨皓心里明白,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学业,老妈总是一意孤行,任何人的建议对她来说都是耳旁风。不信的话,可以问问她的侄子刘勇。刘勇的学习几乎都是由杨皓的母亲来管理,而他的爸爸妈妈几乎从未操过心。
杨皓面对老妈的那套严格要求,心里头那个叫一个憋屈啊,就跟北风刮牛皮似的,紧绷绷的。他要是真按老妈画的那个道儿走,将来的日子,最起码是学生时代,可就一点儿都不宽松了,说不定得比上辈子这苦哈哈的日子还苦上加苦呢。你说说,他这一路拼死拼活的,冒了多少风险,流了多少汗,赚俩钱儿容易吗?还不就是为了能过几天舒坦日子,享受享受生活,别整天跟打仗似的紧张忙碌。结果呢,家里的老妈一吩咐,他这点小心思就得泡汤。哎,这事儿搁谁身上,谁不犯嘀咕啊,真是难为情儿啊。
于是,杨皓决定换一个角度和妈妈沟通。他笑眯眯地问:“妈,您瞅着给我一天安排这么多补习班,这是图啥呢?”
妈妈诧异地斜着眼睛瞅了他一眼,没好气儿地回了句:“废话!当然是为了让你的成绩单上那些数字往高了长,这还用说吗?”
杨皓这小子不依不饶的,又接着套话:“那您说,成绩上去了,又能咋地?”
妈妈眼皮一翻:“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嘛!考个好大学,”
杨皓接着刨根问底:“哎,那上了好大学,又为了啥?”杨皓就跟打破砂锅问到底似的。
老妈这下可不耐烦了,快刀斩乱麻地说:“还不是为了将来能找个体面工作,”得,这还没完,
他像捣蒜似的又问:“那弄个好工作,又能咋地?”
老妈干净利落回答:“嗨,那还不是为了多挣俩钱,过上滋润的小日子。
杨皓一看火候差不多了,:“那要是这样的话,我现在跟着大伙儿挤那高考的独木桥,死磕那有限的大学名额,岂不是挺傻的?要是真想上大学,我直接出国得了。”
本来他还想说,自个儿手头的钱都够买下好几个大学了,可一想到舅舅一家子在旁边坐着,为了避免让人家觉得他这是在显摆,他赶紧收了收,换了个说法:“咱们家这条件,横竖是够我吃香喝辣一辈子的,只要我不忒败家,这些家底儿足够我好几辈子花的了。我现在都能考虑提前退休了。”
老妈一听,心里那个急啊,她觉得这孩子怎么突然间变得这么不着调,但她嘴上还是稳住了:“你这孩子,说的这是什么混账话!你以为人生就这么点事儿?学习可不仅仅是为了将来能挣多少钱,而是为了充实自己,提高修养。再说了,你现在想提前退哪门子的休啊?你才多大点儿?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杨皓一听,乐了:“妈,您这话说得对,不过您想过没有,我要是真有本事,将来我自己开个大公司,当老板去,那不比给人打工强多了?”
“哼,就会吹!”老妈显然是不信他这一套,但还是接着说:“那你也得先有知识有学问才行啊,不然你怎么管理公司?怎么领导别人?”
“那我直接雇职业经理人不就得了?”杨皓这小子又开始跟他妈妈斗嘴了。
他们俩你一言我一语的,不知不觉间聊了一大堆。最后的结果呢?估计杨皓这小子还是乖乖地去补习班继续他的“苦行僧”生活了。对他教育这事儿没有折扣。
不过,通过这一番对话,杨皓倒是真的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和理想了,也开始意识到,学习其实不光是为了应付考试,对于他来说,也不是前途和暮年的喜欢,不是将来选择的意气,和拒绝时的底气。是为了让这个毫无意义的生命变得有趣些,不至于这一生过得太过无聊。
伴着这娘儿俩的一通对话,家里那气氛唰地一下就变得怪诞起来了,在场的所有人脸上都显露出那种怪异的神情。老妈脸上的表情,也跟着有所变化。一开始啊,妈妈那原本嘴角微微上扬,眼睛里闪烁着愉悦的光芒,脸上洋溢着淡淡的微笑。笑容自然而温和,仿佛春日里温暖的阳光。就好像是在跟杨皓逗闷子似的。平常娘儿俩也都这么斗嘴皮子,俩人都挺能耍嘴皮子的,她貌似也没把杨皓的话当回事儿,接着就跟他继续斗嘴逗乐子呢。
然而,当杨皓这话儿一落地,他老妈的脸儿笑容逐渐收敛,嘴角的弧度慢慢放平,随后脸色开始变得越来越黑,嘴唇紧抿,嘴角微微下垂,眉头越皱越紧,原先的微笑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眼中透露出了一丝异样眼神,眼睛里那点儿光儿,也透着股子邪气。
‘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