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玩笑的。我猜想杨皓之所以坚决不肯住在我姑姑家,可能与他们平时聊天时我姑姑说过的一些对国内不满的话语有关,毕竟在生活上并没有什么大的矛盾。”听到这里,母亲和姑妈相视点头,表示理解了。
原本众人聚在一起轻松闲谈,然而不知不觉话题却转变成了对家庭琐事的讨论。赵磊察觉到在场几位妈妈的同事可能感到被忽视,因此他及时转移话题,向赵智勤建议说:“赵哥如果你真的对影视剧行业有什么需要了解的情况,不妨咨询一下杨皓,他在这方面可是相当专业的。”
起初,大家可能只是把这些话当作玩笑话一带而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认真对待这个建议。尤其是当杨皓开口讲话的时候,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散发出来的魅力和专业感,让人不由得怀疑,这样的成熟与稳重是否不太符合一个普通高中生的形象。身上流露出的气质,怎么也不是一个高中生该有的。
妈妈还是不太相信杨皓,她质疑说到:“他能有什么见解,又不是专业学这个的。再说了,她才读初中。”赵磊不同意舅妈的话,因为他们不了解杨皓的实际情况,只是通过这次考试就觉得杨皓学习不好。
于是对舅妈说到“舅妈你可能不太了解杨皓,你不能仅凭国内的一次考试成绩来衡量评价杨皓。在美国,像杨皓这样的学生算是最顶级的那一批,他上学期间我都没怎么帮过他,他自己就把学业安排的井井有条。”大家还是半信半疑。毕竟一个初中生,学习再怎么好,有些专业的东西能理解多深。
赵磊觉得是时候和舅妈开诚布公地沟通一番了。他问舅妈:“您知道他的游泳教练是谁吗?”舅妈答道:“当然,他提过,好像是什么‘澳洲鱼雷’的教练吧,具体情况你问你舅舅吧。”
这时,影视中心的一位领导不禁惊呼,显然是个体育迷,好奇地问:“难道是澳大利亚的伊恩·索普吗?”赵磊简洁明了地回答:“没错。”然后补充道:“所以你看,杨皓不管做什么都很专业,不管是骑马、射击、赛车、滑雪、滑冰还是足球,他都请的是顶尖教练。”
舅妈听了这些,表情显得有些不悦,抱怨道:“可他怎么就是不肯好好读书呢?”赵磊感到有些无可奈何,想到在国内的教育体系中,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其他方面再出色似乎都显得不那么重要。
赵智勤似乎对于杨皓能否在职业上给予自己帮助抱有一定期待,他好奇地追问:“影视方面,他有没有什么?”赵磊对此并不十分了解,“我不太清楚,但听说他那个社会学科课程是请的大卫·波德维尔和托马斯·埃尔塞瑟来指导的。我对电影这行不太熟悉,但听杨浩提过,他说这两个人在研究电影理论和历史方面很有一套,行业内算是颇有声望。具体细节我也不太掌握,感觉上可能对你有点参考价值。”
听到这里,赵智勤不由得发出惊叹,“真的吗?这些人可都是行业大咖啊!”看着赵智勤那激动的神情,赵磊心想,杨皓多半请的是个在专业领域内举足轻重的人物。
赵磊点点头说“我觉得他是认真的,毕竟为了做好这个社会调查,他还弄了个录音棚,剪辑台。一大堆设备,我也不太懂。反正每次出去玩,他都拿着摄影机到处拍。”但是赵磊说这些感觉没啥用,也就不深介绍了。
果然舅妈说“怪不得学习成绩不好,净玩了。”但作为内行的姑妈和其同事们却清楚,杨皓玩的这些东西相当专业,在国内,即便是很多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士也未必有他这样的专业水平。
因此,姑姑对妈妈解释“这些不是单纯的玩耍,其实学习这些内容是有益的。”妈妈不是这个行业的人,自然不甚了解,她嘟嘟囔囔说“能有什么用啊?对考上大学有用吗?”赵磊已经不解释了,国内家长这种根深蒂固教育理念是没法改变的。
这时杨皓去完卫生间回来了,也许是把火气都发泄出去了,仿佛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被发泄得一干二净,他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愉悦起来,感觉神清气爽的,不复先前一脸不爽的表情。
杨皓重新落座时,注意到座位周围多出了两位陌生人。他们正围着赵磊,好奇地询问各种问题,看样子不是家里有小孩就是亲戚朋友有意向出国,想提前了解些信息。
他一出现,原本热络的交谈戛然而止,所有的目光都转向了他,让杨皓感到有些困惑。他快速检视了一下自己,确认衣着没有异样,前门也并未敞开,似乎没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便不解地问道:“怎么了?”此时,赵智勤插话道:“我们都在等着你分享有关香港影视的事情呢。”其他人听了,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