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内卷文娱圈 > 第三十六章 非典疫情下的高一下学期

第三十六章 非典疫情下的高一下学期

当当的了,一天到晚跟书本、作业死磕,哪有空儿去琢磨别的啊。

要是弄个录音棚,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得花时间设计、装修,设备还得调校,弄一个录音棚又多一事,现在单纯学业就够他忙的了,,简直是在已经够沉重的担子上又添码,实在是有点儿扛不住,哪有功夫做专辑。

二是兴趣不大了,一开始做那些是为了以后卖版权挣钱,现在已经不需要了,不像以前那么急着用这钱了。没了这层紧迫的需,他对弄唱片的热情自然就淡了。他觉得,要是心里没那把火,硬着头皮上,还做它干嘛。再说了,以国内现在这个环境,就是做出来也是便宜了盗版商,所以一直没同意。

当杨皓又以没时间为由拒绝时,姑姑和妈妈知道后,也极力建议杨皓在国内也弄一个录音棚。妈妈大手一挥,就在一楼音乐练习室边上,一个约一百多平米的会议室,改造成录音棚。

杨奶奶说不用你费心,然后带着一个小周介绍的同学,和小周开始筹划,他们考虑多大面积、声学设计、隔音材料的选择、录音设备的购买等等一系列问题。

杨皓没管这些,他忙着上学和自己的第一部小说。学校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校园里的空气弥漫着焦虑,每日的疫情更新成了学生们茶余饭后的主要话题。杨皓毕竟经历过后世更严重的新冠疫情,对这些感觉没那么严重,内心波澜不惊。一直在轻描淡写的安慰同学,试图缓和同学的紧张情绪。

不过随着疫情的发展,病例数攀升,hd区成了重点区域,四月二十三日学校通知,明天开始bj中小学放假两周。跟记忆里的没啥区别,这突如其来的决定,对杨皓而言既熟悉又无奈,他心知这次停课最少两个月,不过作业留了一大堆,一点没少。

杨皓回到了久违的家里,没再去公司那边,补课老师也被封在学校里了,不用补课了。杨皓闷在在家里整整一周时间,门都没出过,总算把作业和小说写完了。五一劳动节假期,杨皓结束了闭关,去公司溜达一趟。

公司院里多了好多人,三叔也在。杨皓上去打招呼:“三叔,今天怎么过来了,不忙了。”三叔正坐在那里晒太阳,抬头一看是杨皓,问到:“你妈不是说你写作业吗?工地现在停工,不让干了。想回去也回不去,老家不让回去。”是呀,现在交通都断了,bj又是重灾区,当然不让回去。

杨皓安慰说:“就当放假歇两天,没事。我们学校这不是也放假了吗,我作业写完了,过来看看。”三叔叹口气说:“你小子说得轻松,公司里这么多人,人吃马嚼的,一天得多少钱。你妈在楼上,去吧。”杨皓告辞离开。

走进妈妈的办公室,梁叔和负责装修设计的高师傅也在,仨人正在线聊天,和两个人打个招呼。妈妈笑着说:“今天怎么舍得出来了,修成仙了。”杨皓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回怼道:“已经完成筑基了,下一步就是修成金丹,您等着享仙福吧。”娘俩这一来一往开始互呲儿,等娘俩过完了嘴瘾。

高师傅向杨皓道谢:“谢谢啊,杨皓,你给我的那些资料挺有用。”高师傅说的是杨皓从国外带回来的一些设计类资料,当时商量刘勇婚房装修时杨皓插了一嘴,结果小两口真开始装修房子是来找他了。他哪懂装修房子,只是对这些艺术风格了解。没办法就把资料给了公司设计师高师傅,让他们去折腾。

杨皓摆了摆手说道:“对你有用就行啦,我看那些主要是为了电影中的布景所用,不过我觉得看看就好啦,真正的好东西啊,还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园林艺术呢。”说着,两人就开始聊起了设计以及艺术风格,甚至还聊到了风水。

要知道,在古代,人们在选择建筑地点时,会对气候、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等各种建筑环境因素进行综合的评判,同时在建筑营造中也会运用到某些技术。

没想到高师傅对园林和风水竟然还有研究,两人聊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杨皓提议道:“公司这么大一院子,你可以在公司这里做一个小园林试试呀,这种事情必须得做了才能见到效果,纸上谈兵终究还是不行,反正现在闲着也是闲着嘛。”高师傅点了点头。

这时,妈妈开始吐槽了:“你们俩还聊上风水啦,这些可都是封建迷信……”,话还没说完,杨皓就打断了妈妈的话:“这可不是封建迷信啊,有的大学建筑系还教这些呢,就像中医一样,很多人说它不是科学,可是我们几千年不就是靠这个活命的嘛。只不过理论基础不同而已,您不能用西方的实验科学来验证和评判我们的经验科学呀。”妈妈也懒得跟他计较,开始赶人了:“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