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从包里掏出厚厚的剧本,递给了曾大美,说道:“瞅瞅,喜欢哪个角色,一会儿咱们就给定下来。”
曾大美接过剧本,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下,开始仔细阅读每一个角色的描述,试图找到与自己心灵契合的那一个。
同时,姑姑扭头转向杨皓,开始给他念叨起选角的那些个复杂过程:“选角这活儿啊,可不单单是个技术活,那更是一门得有深度理解和洞察力的艺术。”
她详细解释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各个方面:不仅要评估演员的演技实力,还要考虑他们的市场吸引力、与剧组其他成员的化学反应以及是否符合角色的基本设定。
“首先,我们要从演员的年龄、外形、气质进行筛选,”姑姑细致地说明,“然后是他们的演技水平,以及和其他演员之间的配合程度。”
杨皓聚精会神地听着,时不时地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杨皓这时想起来,他好奇地问到:“导演团队是谁?”
这个问题似乎让他的姑姑稍微停顿了一下,她带着一点犹豫的语气回答道:“是小赵找的,导演是孔生,他们有一个完整团队。”
姑姑接着叹了口气,继续解释道:“本来我们想找艺术中心的郑小龙导演来执导,但他最近没有空档。同时,胡梅导演正忙于制作《汉武大帝》,也抽不出时间。好在小赵认识孔生导演,认为他的才华和经验非常适合这个项目。”
杨皓估摸是那些有名气的导演瞧不上,在这个瞅着光鲜亮丽,实则到处充满竞争的行当里,像他们这种刚入行的新人还有新公司,往往得比旁人多付出不知多少倍的努力和汗水。
社会就这么实在,没办法。起步的当口,对于公司来讲,那无疑是一段满是挑战、特别不容易的日子,少不了到处奔波,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地寻求各种机会和帮衬。
孔生导演这会儿还没啥大名头,真正打响名号得等到 2012年那部《父母爱情》之后才大火起来。
不过也无所谓,虽说现在的他还没爬到那么高的位置,但他的专业水准和那一身的才华那可是没啥可怀疑的。
早在 2001年的时候,孔生就已经显露出他的能耐了。
那一年,他担当了大型电视纪录片《未被审判》的导演和摄像。
这部纪录片不光在中央电视台播了,还上了凤凰卫视的屏幕,覆盖的观众那叫一个广。
播完之后,这片儿获得了一水儿的好评,这不光是对他专业本事的认可,也是对他往后潜力的肯定。
杨皓安安静静地点了点头,他那眼神里头没表露出来太多的情绪。
一旁的姑姑已经忙活起来,指挥和安排工作人员开始布置场地。
工作人员们在她的指挥下麻溜儿地行动起来,整个面试场地在他们的手里头慢慢地有了模样。
先是把照明设备给调整好了,得保证光线又柔和又均匀,营造出一个舒舒服服的面试环境。
接着,摄像设备咋摆放也被仔仔细细地琢磨了一番,为的是能够把每一个小细节都给捕捉到,把面试过程当中的每一个精彩的瞬间都给记录下来。
桌子上头摆着该有的文具和文件,一切都拾掇得规规矩矩、有条有理的。
最后,麦克风也被认认真真地检查和调试了一通,为的就是确保声音能清清楚楚地传达出去,不能有一点儿杂音来捣乱。
在这一连串儿的忙活当中,杨皓始终闷不吭声,他的目光偶尔扫过那些忙前忙后的工作人员,在心里头默默地估量着这所有准备工作做得咋样。
当赵智勤和他的导演团队到了的时候,气氛突然变得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