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内卷文娱圈 > 第八十一章 声名鹊起

第八十一章 声名鹊起

她们知道知道,那我都对不起她们!”

杨皓对这些个事儿可不感兴趣,在他看来,中年女人秀孩子那是再正常不过的操作。

自己这回也算是给老妈长足了脸,能让老妈在朋友圈风光露把脸。

杨皓跟爸妈告辞一声:“爸,妈,我先上楼休息去啦。”说完,就转身蹬蹬蹬地上楼休息去了。

大年初三一开始,杨皓这就开启了他的春节之旅。先去舅舅家,再到姑姑家,完了还有老妈的朋友聚会,老爸的朋友聚会。

愣是没有一天能闲着。在这一个又一个的聚会上,杨皓那耳朵里啊,灌进来的全是各种各样的夸赞。

什么“杨皓这小子,真是有出息啦!”“瞧瞧人家杨皓,多能耐呀!”

实际上,在年前那阵子,音乐市场随着刀郎专辑的重磅发布,杨皓那专辑的热度已经有点儿往下掉喽。

那大街小巷里,那音响放的、人们嘴里哼的,全是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甭提多火啦。

可谁能料到,新年一过,这形势来了个大反转。

随着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央视歌舞晚会、bj台春节晚会这三台晚会一块儿发力,那效果,就跟给杨皓打了一针强力兴奋剂似的。

直接又把杨皓的热度给拉得满满当当,一点儿空隙都不留。

现如今,这市面上的情况是,大街小巷里,不管是卖小吃的摊儿边,还是遛弯儿的胡同口;

商场里头,从一楼的化妆品专柜到顶楼的美食广场;

还有那音乐电台,不管是早间的黄金时段,还是深夜的静谧时刻,基本上放的都是他俩的歌。

杨皓跟刀郎,那真是争得难解难分,各显神通,在音乐领域绽放着各自独特的光芒,这也成了这一段时间主旋律。

就这么着,杨皓的名字在人们的嘴里传来传去,渐渐地跟“才华横溢”这个词儿紧紧地划上了等号。

仿佛只要一提到杨皓,大家脑海里首先蹦出来的就是这四个字。

他的才华,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称赞,成了大家心目中内地音乐界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大年初八这天,杨奶奶和赵爷爷俩人老家的晚辈照老例儿又过来拜年了,这次又把杨皓给叫上了。

杨奶奶现如今那可是满意得不得了,心里头觉着自个儿算是有了衣钵传人,不管干啥事儿都要把杨皓带在身边。

随着这名声一天比一天响亮,杨皓的名字还有他那些个作品,也开始在各大媒体平台上被人们热火朝天地广泛讨论着。

他的才华终于得到了认可,他的名声已经不限于青年学生团体内流传,这让他感到既高兴又烦恼。

中午的时候,在大食堂摆了老大一桌,姑姑一家还有老家的亲戚十几口子人都围坐在一起。

席间除了跟两位老人家聊家常,就是好奇杨皓了,怎么就好像一夜之间火起来了,各种夸赞。

杨皓现在已经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谈资,日常的聚会,每次送一些签名和专辑,有的还合个影。

一大家子人其乐融融,除了杨皓,他最近心里头有点儿烦得慌。

要说一开始吧,他还真有那么点儿沾沾自喜,毕竟被那么多人可劲儿地夸赞。可哪儿哪儿都这样,他可就受不了啦。

杨雪一脸鄙夷的说:“你这就是矫情,成名了还不好,多少人求之不得。”

杨皓一脸苦笑说:“谁一天到晚这样也受不了,再说了,我就担心,要是到学校也这样,那可就彻底完蛋了。”

杨雪一脸幸灾乐祸的说:“我敢跟你打包票,在学校那可能更疯狂!毕竟这会儿也就是家里人和亲戚朋友夸你两句,要是换成你的那些歌迷,你自个儿好好想想吧!”

这话说得杨皓心里更没底儿了,更担心得不行。

这以后要是走到哪儿都有人盯着看,指指点点,一点私人空间都没有,光这么想想,他就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心里头直发毛,想想就不寒而栗。

杨皓是一脸的愁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