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努力改变这种状况。”
杨皓也明白,大家需要时间来适应他的新身份和新变化。
他自己也需要努力重新融入这个集体,找回曾经的亲密无间。
回到家,杨皓把自己的感受跟父母抱怨了几句。
父母安慰他说,这是成名会遇到的情况,不要太放在心上,只要真诚对待同学,时间会解决一切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杨皓主动参加班级的活动,努力和同学们交流,感觉回到了刚回国时候的状态。
他不再提起春晚的经历,而是像以前一样,和大家分享学习上的烦恼,聊聊喜欢的游戏和动漫。
慢慢地,有些同学开始重新接纳他,和他的关系也逐渐缓和。
可是,要完全恢复到以前那种无拘无束的状态,还需要时间。
杨皓知道,自己不能着急,只能耐心等待,用平常心对待同学们就好,恢复不到也无所谓。
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会慢慢适应他的变化,他也一定能够重新融入这个曾经熟悉的集体。
杨皓恢复了日常上学,放学补习的生活节奏。
周末的时候,赵智勤和宁昊从柏林回来了。
我的个亲娘嘞,居然还带回来一座银熊奖,还是评审团大奖!这消息就跟长了翅膀似的,一下子就在圈里炸了锅,引起了轩然大波哟!
现在欧洲三大电影节在中国人心目中,那是艺术的圣殿,在那里拿个奖,等于是获得了世界的认可。
其实现在不但是电影圈,各行各业都是以获得国外认可为荣,这就是这个时代的主流意识。
您瞧瞧,宁昊,刚毕业没多久,纯纯一个新人!头一遭参加国外的电影节,嘿,就捧回了这么一个大奖。
这可把圈里人给惊着喽!引起了好多圈内人的好奇心。
导演们关心的是什么样的公司运作的,经纪公司关心的是下一部电影有没有机会合作,好跟着沾沾光。。
还有那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各路在圈里混饭吃的主儿,都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到处打听。
有的托关系,有的找熟人,就想弄清楚这里头的门道。这架势,就跟要抢宝贝似的,生怕自己落了后。
这可是公司开张后的头一个项目,赵智勤和姑姑那叫一个高兴,兴奋得不行,非要请上一堆人好好庆贺一番。
本来杨皓觉得没必要,这不过就是个开始,内部大伙聚一块,简单庆贺一下也就得了。
俩人非说这是公司打响名声的作品,必须得大搞一场,热热闹闹地庆祝。
杨皓就跟赵智勤和姑姑说道:“赵哥,姑姑,咱别这么兴师动众的,自家人热闹热闹就成。”
赵智勤一听,立马瞪大了眼睛,提高了嗓门说道:“皓子,你这想法可不对!
这头一个项目就得弄出点响动来,让圈里圈外的都知道咱的公司!
你想想,这奖多难得啊,不趁机好好宣传宣传,以后哪还有这么好的机会?”
宁昊也凑过来,兴奋地说:“杨皓,赵总说得在理。这可是咱们的高光时刻,不能就这么悄默声地过去了。
得让大家都知道咱们的努力没白费!也让好多立志与创作电影的导演知道咱们公司。”
杨皓皱了皱眉头,反驳道:“没必要吧,就是一个小成本文艺片,弄得兴师动众,太张扬了吧。”
说完怕宁昊误会,赶紧解释:“咱们以后这种事多的是,现在就搞这么大,以后咋办。”
姑姑赶忙插话:“皓皓呀,你这孩子不能拿在美国的事跟咱们比,咱们是第一次,首先是要打响公司的名气。
得让合作客户、圈里的人知道咱们公司,后面的事儿后面再说。
没名气,你像咱们马上开拍的电视剧,连个像样的明星都请不来。
这就好比打仗,先得有个响亮的开头炮,才能鼓舞士气不是?”
赵智勤拍了拍杨皓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有了这开头的成功,咱后面只会越来越好。
这次庆祝就是给大家加油鼓劲,让所有人都相信咱们能行!”
杨皓见他俩这坚决的态度,也不好再多说啥,只能由着他们去折腾。
就这么着,一场盛大的庆贺活动就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了。
这事儿在圈子里也传得沸沸扬扬,大家都好奇这公司到底能搞出多大的排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