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内卷文娱圈 > 第九十七章 算了,别跟自己较劲了

第九十七章 算了,别跟自己较劲了

其实杨皓这段日子一直在反反复复琢磨这个事儿,时间、精力投进去那可真是不老少。

他心里头一直是这么觉着的,自己肯定能行,指定能改变,能走上一条跟上辈子不一样的道儿。

然而,现实却并不像他预期的那样顺利,事实就这么明晃晃地摆在眼前,让他没法子回避。

杨皓逐渐意识到,理工科的学习方式与他上辈子文科学习方式大相径庭,学习法子和思维模式压根儿就不是一码事。

也许是因为他在上辈子习惯了文科的学习模式,使得他在面对理科时,总感觉力不从心。

这种思维方式的固化,让他在学习理科时事倍功半,远没有达到他的预期。

尽管杨皓认为自己重新活过一次,拥有惊人的记忆力应该能够轻松应对学习上的挑战,但现实却是残酷的。

他发现,即便记忆力再好,也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文科吧,思维更注重对人文、社会现象的理解、感受和价值判断。

例如在研究历史事件时,会着重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理科思维则侧重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分析和逻辑推理,以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比如在物理实验中,通过数据和公式来推导物理定律。

信息处理方式也不一样,文科思维通常对信息进行综合、归纳和阐释,从大量的文字、案例中提炼出观点和意义。

而理科思维则更倾向于对信息进行量化、分析和验证,通过实验数据和数学模型来得出结论。

逻辑形式也大相径庭,文科思维的逻辑往往是发散的、灵活的,可能会从一个观点联想到多个相关的方面,更强调思维的广度。

理科思维的逻辑则较为严谨、线性,遵循一定的定理和公式,逐步推导,注重思维的深度。

对确定性的追求,文科领域中,很多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绝对唯一的,存在多种解释和观点,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相对性。

理科则追求确定性和唯一性,答案通常基于客观事实和科学原理,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表达方式,文科思维在表达上常常运用形象、生动、富有情感的语言,通过描述、比喻等手法来传达思想。

理科思维的表达则较为简洁、精确,更多使用公式、图表和专业术语。

例如,对于“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个主题:

文科思维可能会从历史上不同文明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文化观念的转变、社会结构的变化等多个角度进行论述,强调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

理科思维则可能会通过收集气候数据、建立模型,分析温度、降水等因素的变化如何直接影响农业生产、能源需求等具体方面。

文科更多的是靠理解、感受,还有那丰富的想象力,可理工科呢,讲究的是逻辑、推理,还有那精准的计算。

也许是上辈子就学的文科,弄得杨皓这思维方式都有点僵化了,就跟那生了锈的机器似的,转不过弯儿来。

老是觉得学理科事倍功半,自己没少下功夫,可效果一言难尽。

本来寻思着自己重新活这一遭,那可是老天爷给的机会,而且这记忆力好得吓人,啥东西看一遍就能记住,咋着也不会在学习上有问题。

可现如今瞅瞅,老天爷压根儿就没给他啥特殊的优待。

就是记忆力强得邪乎,那些个公式、定理啥的,背得那叫一个滚瓜烂熟。

但这智商啊,可没见着有啥明显往上涨的动静。做题的时候,该不会还是不会,该错还是错。

杨皓就纳了闷了,自己明明已经那么努力了,每天起早贪黑的,恨不得把每一分钟都掰成两半用。

上课认真听讲,笔记记得密密麻麻,课后作业也是一丝不苟地完成,还额外找了好多习题来做。

可为啥这成绩就是上不去呢?他有时候也会自个儿跟自个儿较劲,觉得是不是自己还不够努力,是不是方法不对。

可想来想去,也没个头绪。

心里头那个郁闷啊,就跟那堵了一团棉花似的,上不来下不去的。

杨皓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心里头乱糟糟的。

想着自己之前的那些雄心壮志,想着要让所有人刮目相看,可现在呢,感觉就像个笑话。

他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难道我真的就不是这块料?难道这辈子还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