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出一本书——《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最近在看这本,感觉对我的不良心态有点作用。”
“你别说,不仅仅是成年人普遍如此,甚至虚无病症产生的年龄也在下移。我看现在高中生,甚至是初中生的心理状态都很虚无空洞,陷入困境。”梅宣说道,“虚无主义让我们远离任何真实。为什么会感到无意义和虚无,是因为现在意义太少了吗,反而是意义太多了。充斥着各种的信息和观念,意义过剩。”
张毓说:“实话说我的诱因是学业不顺利。”
挫折会让人产生幻灭或者虚无的情绪。
梅宣心想,曾经的教书生涯正是带给她这样的情绪,怎么教学生都不会,怎么教都不对。
王歆抽出纸巾擦了擦衣服上沾的油:“其实即使人生顺遂,也会有虚无的感受。过着表面上令人羡慕的生活,但生活空洞的感觉同样也是真实的。能感到虚无,说明你成长啦。波伏娃认为一个人会陷入到虚无主义之中,是因为他不再是孩子了。当他们长大成人时,逐渐发现世界不是既定的,没有永恒的权威和不变的规则,从而没有终极性的意义;他们也发现自己是必须自由的,是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才能获得自己生命的意义的。如果他们不愿意接受这一事实,那么注定沦为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