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在玛丽苏文学里奋斗 > 第200章

第200章

三老也高兴得笑道:“是啊,会好的。”

又抬起头,漆黑的眼珠紧紧盯着薛岫的面容,像是要把薛岫的面容牢牢记在心里:“贵人可是姓薛名岫。”

薛岫抿唇,微颔首道:“是。”

“即使我等身在桃源,也曾听闻贵人的名声,果真如传闻中那般,是少年英才,有你的存在,是国之幸,亦是我等百姓之幸。”

“言重了,岫亦是芸芸众生中一员,我也只是想尽一份绵薄之力,诸位才是身怀大义之人,若非乡亲们愿意以桃源积水,挽救下县,桃源不会被大水淹没,不会使乡亲们无家可归。”

薛岫说完后,他向棚内的众人微微一礼,这是百姓应得的,顾韶音见后,立马学着薛岫向那群老人见礼。

三老的眼中含有泪光,他们的家在桃源,看着桃源被摧毁,只能背井离乡流落在外的酸楚,涌上心头后,宛如打翻的调料瓶,五味杂陈。

扣心自问,他们做的一切都值得吗?毁桃源救十县,可有人记着桃源的大义,可有人会瞧不起他们桃源的人。

直到这一刻,看着薛岫弯下来的脊背,三老眼中泪光闪烁,一切都是值得的,会有人记住的。

曾有人问过他们,为什么不离开桃源,前往别处。

那时的三老没有回答,望着满目苍夷的桃源,心底回答着,他们热爱着这片土地,他们的根在这,老话说的好,落叶归根,落叶归根,即使是死,他们也要回到桃源。

等薛岫的身影缓缓离开后,三老瞧着那年轻又清瘦的背影后,眼底弥漫着一层水雾。

他缓缓转过身,对着身后亦双眼含着雾气的老弱妇孺。

他声音不大却又响亮:“乡亲们,这就是我们要的答案,我们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们没有说话,却在心底认可着薛岫,想起那个年轻的后生。

有人叹道:“后生可畏啊。”

“他不一样,和从前赈灾的官不一样,虽然我没有念过书,识不得几个字,但我看人是很准的,他是真的心中有我们,有他在,我们的日子定会有奔头的。”

“三老,还是你说的对,不过我们也不能待在这里什么事情不干,方才那后生还说会下雨呢,我们还是要在棚子前头挖条沟出来,可别水淹了棚子。”

话音刚落,还有几分力气的人连忙起身,拿着锄具在外头挖了一条沟壑放水。

等到了半夜,小雨哗啦啦的落下,百姓盖着棉被,听着外头的雨声,心里更是对薛岫高看几分。

“没想到那后生竟真的能看懂天象。”

“这有什么,我们在地里刨食大半辈子,这天如何变我们不也是知道。”

“你知道你昨天夜里怎么不说,你也说你是大半辈子在地里刨食,薛大人和你能一样,人现在还年轻呢。”

“此事有什么好争辩的,我们心里头知道就好,等此事一结束,我就去庙里替薛大人上住香,求菩萨保佑他长命百岁。”

第87章

◎薛岫遇刺奄奄一息◎

雨滴滴答滴答从屋檐上落下, 汇聚成小水坑,薛岫正站在窗前,看着烟雨霏微, 晨光熹微的天色, 眼底浮现一抹沉思。

顾韶音从廊下走过, 看到窗口处的薛岫,他连忙小跑过去,隔着窗与薛岫说道说道。

含着担忧道:“我们带来的银两, 怕是撑不了多久。”

“嗯?”

顾韶音掰着手指头与薛岫一笔笔算清楚, “我们发给他们的工钱是两倍,又要管他们的膳食, 虽只是馒头稀饭, 但人太多,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约莫三个月, 就要捉襟见肘。”

“三个月很短吗, 朝廷的灾银还未下来,我们所带的银两,已是朝廷往年赈灾的大半,等朝廷赈灾银一到,算来已有半年,足够了。”

薛岫藏着点话, 没有和顾韶音挑明, 这事情一一解释反倒有些麻烦。

“可,殿下与上头的对上, 哪会顾及到此处, 等我们走后, 朝廷定会无心搭理,桃源县的百姓岂非是要自生自灭。”

顾韶音说得很是小声,甚至心里头有些慌张,小眼神时不时扫薛岫几眼,生怕自己说得不对。

薛岫静静看了他一眼后,负在身后的手移到身前,双手拢入袖中,他缓和着声音,细说道:“殿下非当今,好了,此事你莫要担忧,若真的无灾银,你好心点,拿出你顾家几分家当,也能管桃源百姓了。”

“有些事情过犹不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