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人在大明,嫡孙逆袭 > 第16章 众将请罪(二)

第16章 众将请罪(二)

齐泰脸色铁青,他们还没行动就胎死腹中了,昨晚还在为我们彻夜制定的计划兴奋,朝会人家主动认罪了。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口头认错也就罢了,他们总能找到说辞,让淮西武将集团损失惨重,可偏偏人家主动上交非法所得,连同犯法的家丁都送到当地官府法办。。

他们不会认为众将撒谎,当今眼睛里不揉沙子,作为皇上跟随皇上南征北战的丘八,他们不敢隐瞒,锦衣卫可不是摆设。

朱棣更加看不懂了,没有人比他更明白这些人是杀才的德行,本来他的计划是找合适的机会推波助澜,让父皇灭了淮西集团,为他以后的白帽子计划扫清障碍,可现在。。。

要说现场还有人没有惊讶那就是朱允熥和朱元璋了。

对朱元璋来说,淮西众将是他重点监控的目标。

经过他的改革兵部掌管武官选拔考核、军队训练、征调、边防、武器等项目,还有一个部门是五军都督府,众将在五军都督府任职。

形成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军队牢牢抓在他的手里。

可这些杀才多年领军,军中威望无人能替代,他在还能压制,不在了就难办了,他对众将极为敏感,最怕的这些人起不该起的心思。

“看在你们主动整治上交非法所得的份上咱就饶了你们,可治下不严之罪免不了,罚俸三年,军棍二十,拉下去!”

朱元璋没给文官出声的机会,众将被大汉将军拉下去执行军法去了。

“允炆,你来说说收缴上来的土地应该怎么处理?”

朱允炆懊恼失去机会的时候,朱元璋已经发问了。

从册封二王的时候,朱元璋对两人的全面考核已经开始了,他要的是切实的治国之才。

朱元璋问的是土地怎么处理,洪武三年未休养生息,朱元璋下令“户率十五亩,又给地二亩与之种蔬,有余力者不限倾亩,皆免租三年”南方“见丁授田一十六亩”

元朝汉人地位低下,盘剥严重,加上元末战乱四期,减丁严重,朱元璋的这一个政策改变了土地过分集中的情况,广大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朱元璋在百姓心目中地位牢不可破。

现在的土地规定“凡民间开垦荒田,以其首实,首实一年后官为收科”

这段时间朱允熥一直学习现在的政策,不像朱允炆读圣贤书,哪里知道这些,现在朱元璋提问,根本没有依据,慌乱中开始回答。

“皇爷爷,孙儿认为归还本人最为合适”

朱允炆的回答倒也中规中矩,可归怎么归还?哪家占了多少哪怕当初占地的这些人都搞不清楚吧?

朱允熥心里一动,土地政策必须改变,这是历史周期律的关键因素。

“熥儿,你的意见呢?”

朱元璋对朱允炆的回答没有任何表示,转头问朱允熥,大家都看出来了,这是皇上在考核,大臣转头看向朱允熥,都想知道朱允熥的想法。

“爷爷,孙儿认为这些田地应该收归户部。。。”

“荒谬,吴王殿下,这些土地本来就是侵占百姓所得,现在应该物归原主才对,朝廷怎能与民争利?”

听朱允熥这么说,齐泰迫不及待的站出来反驳朱允熥。

今天是大朝会,众大臣都还没开始站队,朱允炆属官只有他才有资格站在大殿内,黄子澄、方孝孺这些人还在外面站着,无奈的他只能硬着头皮反驳。

“皇上,咱认为齐大人所言在理,咱从小就知道借东西要还,不应该将这些土地上交户部”

“齐大人,江夏侯,本王还没说完,谁给你们的胆子随便打断本王说话的?奉天殿是我爷爷做主还是你们做主?嗯?”

“三弟,奉天殿是商议国事的地方,只要对大明有利,任何人都可以发言,这里可不是耍威风的地方”

朱允炆见朱允熥以势压人,马上站出来给两人撑腰。

“允炆,既然商议国事,总得让人把话说完吧?

咱记得,有一次咱打断中山王说话,爹的鞋子就走过来了,这是礼貌问题。

允炆熟读儒家经典,咱记得昨天夫子讲的大学里这么一句是故言悖什么的,你不会不懂吧?”

朱权见朱允熥这个大侄儿发小被围攻,马上站出来想卖弄一下,结果明明知道的儒家经典名句愣是没说出来。

文臣摇头叹息,朱元璋脑门冒黑线。

“不学无术的竖子,读书不好好读,出来丢人现眼。‘是故言悖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