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报中、守支、市易三步。
问题就出现在这个盐引上,盐引代表了运输和销售的凭证,可这个凭证是从户部报批的,因此滋生了了一批人从中牟利。
那些投靠官员和勋贵的商人分利,官员勋贵想办法拿到盐引,本来可以公平竞价得到盐引,现在变成了内定,只要走通门路就会得到盐引。
走门路是要钱的,这些走门路的钱从哪里出?还不是老百姓,导致百姓吃盐的代价越来越高。
殿下,如果您能改变百姓吃盐的状况,功德无量。”
“孟光先生说的没错,还有一个是大明盐的产量一直提升不上去,这也是盐价高的一个重要方面。”
夏元吉听刘璟已经将盐的现状讲解的很清楚,也提出了另一个制约因素,那就是产量,不论制度怎么完善,产量上不去都没用。
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战国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更别说现在。
“对盐政改革本王有一定想法的,现在的关键是产量,只要产量提升了,价格自然能打下来,恰好本王有秘方可以开采盐矿炼出食盐,同时还有晒盐法,只要解决了盐政问题,产量不是问题。”
“如果王爷真的有提升盐产量的办法,盐的问题倒是很好解决,事关重大,还要计划周详,至于盐政家父有功研究,下官也考察过相关问题”
“哈哈,好!这是本王的想法,孟光、维喆你们两位先讨论完善,勋贵那边的问题本王会去解决。
计划要周祥,这件事在朝堂当中提出,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所以要经得起推敲!”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