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奉天殿
“启奏爷爷,高丽使臣已至奉天殿外!”
“宣”
“宣,高丽使臣觐见”
“下国使臣赵浚(李芳远),参见大明皇帝陛下”
“平升”
“谢皇上”
“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下国原国王王禑倒行逆施,欲攻辽东被门下侍中李成桂所阻。
现任国王王昌退位让贤,门下侍中李成桂受群臣拥戴。
奏请宗主国大明皇帝陛下,册封李成桂为王。
现有国王王昌亲笔信及国书呈上,请大明皇帝陛下御览!”
王景弘将国书递交给朱元璋,国书内容朱元璋早就知晓,不过还是打开煞有其事的看了起来。
“宣”
“奉天承运,皇帝诏
曰: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美称,且其来远,可以本其名而祖之。李成桂体天牧民,准永昌后嗣,钦此!”
“朝鲜使臣叩谢大明皇帝陛下!”
这就是开国皇帝的霸气,不用询问群臣意见,直接宣旨,准备反对的孔讷退了回去。
孔讷听到乱臣贼子请求册封,准备反对的,王禑是北元册封的属国国王,还接受了朱元璋的册封。
从哪方面看,李成桂都是乱臣贼子,这是刷存在感的好时候,他怎能容许错过?
可惜朱元璋根本没打算商议,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他没心情在这个事情上和人扯皮。
圣旨已下达,孔讷可没胆子在属国使臣和满朝文武面前驳朱元璋的面子。
他们虽然看不起凤阳朱家,可不代表头铁,相反很惜命。
赵浚和李芳远大喜,最难任务就这么完成了,可现在还没完,人家的诚意已经拿出来了,他也要投桃报李,他们可不敢得罪大明。
“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下臣有事启奏!”
“准奏”
“我国长期遭倭国犯边,今朝鲜局势动荡,恐无法遏制日益糜烂之局面。
下臣奏请宗主国出兵,保我朝鲜国土不失,朝鲜愿世世代代尊大明为宗主国,如违此誓,天诛地灭!”
“不可,启奏皇上,微臣有事启奏!”
赵勉对册封李成桂的事情并不反对,这也不关他的事儿。
出兵朝鲜就不行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户部可没多少银子。
“讲!”
“启奏皇上,现长江进入汛期,不可轻动刀兵,请皇上明鉴!”
“启奏大明皇帝陛下,大明兵将军饷粮草均由朝鲜负责,只求皇上恩准!”
“户部尚书,可有异议?”
“微臣无异议!”
赵勉无话可说,户部不出银子就行,剩下的就和他没关系了。
“启奏皇上,微臣有本奏!”
“讲”
“微臣举荐凉国公蓝玉为主将、开国公常升为副将前往朝鲜国讨伐倭国,扬我国威!”
齐泰心里一动,这不是好机会吗?前段时间他们还讨论勋贵外派的事儿,这不就来了吗?
朱允熥诧异的看着齐泰,他还以为文官要阻止,没想到居然主动举荐蓝玉。
傅友德、冯胜几人失望的看着齐泰,早知道你支持,他们还踏马准备个屁啊!
昨天他们回府后召集人查资料谈讨论可能出现的情况,让人润色,背了老半天。
今天来上朝的路上还在背记,就等早朝大展身手。
准备上演武将引典故,驳文臣的好戏,结果你踏马不反对了,狗东西!
“宣”
“奉天承运,皇帝制
曰:
倭寇犯边,流劫沿海,戮我百姓,抢我财物,是可忍孰不可忍!
今准属国朝鲜所请,凉国公蓝玉作战勇猛、身先士卒、百战百胜之将军,朕甚嘉之!
制:凉国公蓝玉为征倭大将军,长兴后耿炳文善守,越雟候俞通渊通晓水战,有乃兄之风,为副将;
五军都督府抽调四万精锐之士,水师大小战舰六百艘悍卒一万人组成征倭大军,不破倭寇,誓不还朝!钦此!”
“末将蓝玉(耿炳文、俞通渊)接旨!”
齐泰满意了,虽然常升没调走,可蓝玉走了,他们的压力小了很多。
朱允熥满意了,基本达到预期目的,工匠的事情他自己就能搞定,无须朱元璋答应。
李芳远满意了,他的野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