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瑗转身看向身后的难民们,虽然他们因为听到赵瑗所带来的好消息而十分兴奋,但他们脸上的疲惫也是真的。
他们已经遭受了太多的离乱,绝对不能再让他们再受到折磨。
赵瑗深吸一口气,他知道,是时候下定决定做决定了。
一个能够拯救所有人生命的决定。
他走到万泛歌身边,对着对方耳语道:“万老伯,虽然我们找到了姑娘们的下落,但我们仍然处于现在面临的情况非常严峻。”
“我们和那个名叫季十禾的斥候约定,我们所有人先在这里等着,他找到了姑娘们会直接带她们来这里。”
听得此话,万泛歌点了点头。
赵瑗继续说道:“但是——”
“就在我们去的路上,碰上在附近游荡的金军骑兵,我们若是一直待在这里,迟早会被他们发现。”
万泛歌一惊,猛地看着赵瑗,眼神中全是凝重的神色。
但作为一支难民队伍的首领,哪怕这条消息再让人震撼,万泛歌依旧默契地保持了噤声。
因为他心里清楚,若是这消息传出去,势必会引起大规模的恐慌。
“你有什么计划?”万泛歌低声问道。
现在他已经对面前这位年轻男子的能力有所信任,作为唯一一组找到失踪姑娘们下落的小组组长,万泛歌相信赵瑗此时说出这件事,势必已经想到了对策。”
“我是有一个计划,但需要您的帮助。”对此,赵瑗也不打算隐瞒,他直接直言不讳地说了。
万泛歌看着他,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你说,我万泛歌虽然是个农夫,但也是这支队伍的首领,只要能救下这些乡亲,我万死不辞!”
两人走到一处无人的地方,站在渐渐放亮的天色中,眺望着远方的山峦,赵瑗沉声说道:“唐时,唐太宗李世民率领三十万大军征辽,东进大军为大海所困,唐太宗只见眼前白浪排空,海浪接天,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忽传一海边豪民求见驾,并称已备下了三十万大军过海的粮草,唐太宗大喜,遂携百官与之往海边,见其万户皆以彩幕遮围,豪民引唐大宗入室,室内皆绣幔彩锦,茵褥铺地。”
“李世民坐下,与百官宴饮,十分欢乐,等到发觉之时,所有人已然竟皆在海船上了。”
听到这里,万泛歌哪里还听不懂赵瑗的意思?
他直接问道:“你打算瞒天过海?”
“没错,眼下让众人留在此地并不现实,万老伯可以留下一些精壮男子和我一起守在附近,其余人直接往和州城走,而且要快立刻开拔!”赵瑗的语气很坚定,“对了,有纸笔吗?”
“你什么意思?”万泛歌有些疑惑。
赵瑗对着万泛歌耳语一阵。
万泛歌一惊,旋即坚决反对:“这不行!这绝对不行!”
“但您也清楚这已经是眼下最好办法了,”赵瑗笑道,“相信我。”
“你这人,唉!”万泛歌拗不过,“我去给你取来。”
赵瑗拿到纸笔,草草在上面写了些字,然后交给了万泛歌:“老伯,让人骑马送去,一定要快!”
“好,那你也注意安全。”万泛歌紧紧握着赵瑗递过来的纸条,心中百感交集。
他深知,一旦他们着手实施这个计划,赵瑗将面临的是一场前所未知的危险。
可看着面前赵瑗的笑容,他心中又产生一种莫名的信心。
他相信这个他半路收留的年轻汉子会把这一切顺顺利利地完成了。
万泛歌迅速回到队伍中,召集了五位他深信不疑的队员,将赵瑗的计划详详细细地告诉了他们。
起初,队员们对这个大胆的计划感到震惊,脸上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但在万泛歌坚定的眼神和劝说下,他们最终接受了这个计划。
于是,他在给赵瑗留下这五人与其一同留守在附近,并按照赵瑗的要求给他们留下了一些短木杆、一些牛皮筋以及一些能用作防身的厨刀后,便带上其余的人踏上了通往和州城的路。
目送着大队伍离开,赵瑗等人也没闲着,几人按照赵瑗的要求,把这些厨刀安装在了短木杆的一头,制作出了人手一把的简易朴刀。
几人还寻来一些石子,在附近捡来树杈,将牛皮筋缠绕于上面,做成了弹弓。
季十禾一直没来,赵瑗就组织众人一起练习刀法,众人等了整整一天,直到天色已然近黄昏,才见天边走来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