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瑗的话音刚落,李显忠就突然抖落他自己身上的被子,露出一身腱子肉来,上面全是斑斑驳驳的疤痕。
众人皆是被其一震。
旋即李显忠半跪在地上,对着赵瑗一拱手:“郡王,让安国一人去歇息便好,在下也懂些兵事,乞郡王恩准我参与后面的军事会议和作战计划的拟定。”
赵瑗赶紧起身,快步走到李显忠的面前,将其扶起,问道:“我观李兄好生面熟,但一时间想不起来你的字,敢问李兄字什么?”
“郡王客气,不必称兄,在下字君锡。”李显忠答道。
“君锡,你这一身伤,是何处所得?”赵瑗问道。
对于李显忠此人,除了之前有一次系统给了他一个20点李显忠好感度奖励以外,其他实在是再无半点印象。
可看到对方这一身的伤疤,他断定此人一定是哪个沙场老将,对于这种老将,抗金心切的赵瑗那是相当的喜欢。
于是他索性就从这身伤为开始问问此人的经历。
但李显忠那是个豪爽性子,本身说话办事喜欢直入主题,如今这么危急的局面,他以为赵瑗这么问是对他的才能有所顾虑。
他直接向赵瑗说道:“好教郡王知道,我李显忠原是三京招抚司前军都统制,还曾经挂有保信军节度使的官职,请郡王大可放心在下的水平。”
对此赵瑗哭笑不得。
自己这是让李显忠给误会了,对方以为自己怀疑其能力不够。
不过李显忠这么直接一说,倒是让赵瑗对其有了个基本的了解——自己这是得到宝了啊!
三京招抚司,全名三京路招抚处置使司,乃是宋廷南迁之后为抗击金人、宣扬不忘故土而设置,职能很朴素,即和金人作战。
宋朝以东京开封府、南京应天府、西京河南府为三京,而三京路泛指以三京为治所的京东路、京西路、京畿路三个行政地区。
靖康之变后,仅剩以襄州(襄阳)为治所的京西南路仍为宋朝领土,因此宋廷始终不忘收复故土为政治口号,屡次以三京路的名目设置招抚使,故三京招抚使相较于两淮地区招抚使,多了一层寄托统治者恢复之志的意味。
三京招抚司的防区京湖战区,由京西南路与荆湖北路、荆湖南路构成,其位置紧邻四川,是长江防御的重心,同时也是收复三京的跳板,其战略地位使之成为大宋的国之屏障。
像牛皋(岳飞旧部)、李横、刘锜还有岳飞本人都曾在此任过职。
可以说,从三京招抚司出来的人,几乎都是猛将、强将。
这时,一旁的史浩插话了:“李节度谦虚了,对于您我还是多少知道一点的,您十七岁时即随父出入战阵,绍兴年间,您被金人抓住,被迫仕金,但您单枪匹马挟持金元帅完颜撒离喝。”
史浩继续道:“后来您带二十六人奔走西夏,搬取西夏二十万骑兵攻金,后又击溃夏兵,带四万人马回归大宋,两次于淮南击败南下的完颜宗弼,这些赫赫战功至今言犹在耳。”
然后史浩瞥了一眼赵瑗,赵瑗注意到那是身为一个老师对学生表现不满意的眼神。
仿佛是在说“这么重要的人你怎么不知道?”
赵瑗讪讪,赶紧把李显忠请到座旁,执其手问道:“君锡以为,此战我当如何破之?”
郡王亲自执手,如此殊荣李显忠哪敢怠慢,恳切地说道:“郡王勿虑,您可曾听闻秦晋淝水之战?”
“略有耳闻。”赵瑗如实回答。
李显忠道:“且说前秦皇帝苻坚重用汉人王猛,国力强大,在相当短的时间之内一统北方,王猛死后,自大的苻坚认为东晋不堪一击,道出‘区区长江天险算甚么,百万大军一声令下,皮鞭投入长江,足可断掉流水’,所谓‘投鞭断流’之典故。”
李显忠继续道:“二十多万秦兵南下逼淝水而陈,晋兵不得渡,晋将谢玄遣使向秦将苻融说希望秦军稍退,让晋军过河以便决战,于是秦兵后退,晋军突然引兵渡水偷袭,秦军主帅苻融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一溃千里。”
赵瑗若有所思:“君锡是想说我们可以像谢玄那样‘半渡而击’?”
“不错,兵家孙子曾云——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渡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李显忠道,“说回我们现在的局面——”
他用手指着地图上和州对岸说道:“我们对岸乃是采石矶,往南便是太平州,对方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