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完全不似平时的木讷样。
眼前的火锅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让彼此间的气氛多了些烟火气。再次见到顾嘉,李婷的幻想又具象化了,心中的白马王子近在眼前,触手可及。
李婷很清楚,在父亲的催婚压力和父母“相夫教子”观念的影响下,她早已把结婚作为重中之重,工作上尽力就好。再次见到顾嘉,尽管他身穿一身休闲装,不修边幅,但他那自内而外散发的精英气质,使她更坚定了自己不可能单凭年轻貌美征服他。
“我怎么样才能升职加薪,像你一样?”李婷顺着张斌的话,找到了开场白。她内心与外表是不一样的,她的外表带着清高、清冷,内心却极度火热,她想通过婚姻改变命运的内心与寡淡的外表并不相称。但刚一说完,她就后悔了。她很清楚顾嘉名校毕业进央企,光是起点就甩开自己几十条街。
顾嘉倒是给她面子,没让她冷场。他说道:“你看张斌,沉默沉稳,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倾听。找准自己的路,坚持走下去。”顾嘉说这话像是一个久经沙场的将军。
再见到李婷时,顾嘉想好好看看她,想搞明白自己温热的心是否真的是因为她跳动加快。但他显得像李婷一样笨拙。
“过奖了,但是说的极好。”张斌拿起酒杯敬了顾嘉,一饮而尽。张斌的感情上已经稳定了,他的心里只有工作,工作是他和娟娟的未来。
李婷的生活重点根本不在升职加薪上,她的认知自然也达不到这样的高度。她认为顾嘉只是用普通的说教敷衍她。她今晚赴宴的目的是:搞明白顾嘉对她的想法,确定下步的行动。然而顾嘉丝毫没有把话题往这上面转的意思。李婷主动出击的话,显得心机太深,在顾嘉这样的阳春白雪面前,她的人设必须是人畜无害、心思单纯的妙龄女子。
张斌没看明白这两人之间在打什么哑谜?他以为顾嘉主动约他吃饭,是为了试探李婷的心意。张斌很清楚,自己在顾嘉心中不会有什么分量。看到顾嘉丝毫没有向李婷表露心迹的意思,他只好假装有事,先离开,给二人留下单独相处的空间,以让他们敞开心扉。
谁知,看到张斌起身要走,顾嘉突然来一句:“我下个月就要去苏州正式筹备开公司的事了。很高兴认识你们。”说着,顾嘉向张斌、李婷二人举起酒杯。
什么事也没发生,张斌有些失望,他只好祝贺顾嘉:“祝你心想事成,马到成功!”然后与顾嘉握了手。
李婷兴冲冲地来,什么也没捞到,她也只好对顾嘉说:“也祝你成功!”
顾嘉,他近在眼前却又远若天边。
随着张斌的离开,顾嘉也准备走。李婷,今晚给顾嘉的感觉是平静的,清冷的,面对这样一个清高的女生,他不知如何打破气氛,最后只能几度欲言又止。他33岁了,还不会谈恋爱。
李婷是个绝对不会主动表白的女生,不管她多么渴望得到他。初恋如此,陈建楠也如此。这或许跟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的含蓄、隐忍有关。她总是耐心等待心上人表明心意后,然后在他的身边做个配角,呼应着他的喜怒哀乐,这一点跟她的母亲一样,刘金花在家中一直做着配角的角色,李明君让她做什么,不管对错,她都得去做。
从这个角度说,李婷是个贤妻良母类型的人,她也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顾嘉想送李婷回住处,他不敢开口。他走走退退,又原地徘徊,直到李婷那纤细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
李婷没等到顾嘉的只言片语,有些悲伤,离开后头也不回地径直往前走。
两个互生情愫的人,各自回家了。
转眼已到了四月下旬。顾嘉与潘景彤和刘厂长在苏州的厂房里做规划,也到山西、湖南、河南、浙江等地考察市场,找项目谈合作。
潘景彤比顾嘉大2岁,女儿已经2岁了。农村出身的他靠自己打拼,2年前在上海外环买了60平的小居室。刘厂长是苏州本地人,40多岁,拿着拆迁款在苏州吴中区买了地,盖了一间厂房。
顾嘉有技术有客户,潘景彤自告奋勇当法人,负责公司日常运营,老刘有厂房,三人在工作中认识后一拍即合。几经接触后,三人终于商量好了股份、开厂事宜,只等顾嘉拿到合同首付款,公司就可以开业了。
研究院干了9年,顾嘉积累了众多客户。辞职后,他已经去了多趟山西,半年后终于谈下两个合同,拿到了首付款。只等着刘厂长新买的设备安装到位,工人招齐,新公司就可以运营了。三位董事站在崭新的厂房里,充满信心,准备大干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