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一个人拉扯的。”
“你看看家里整天乱的那样,她连几间屋子都收拾不清爽,哪能看得了孩子。”李明君用肯定的语气否定了刘金花。接着又说:“你一岁多的时候,卷在被子里差点没命,飞儿也经常磕磕碰碰,腿摔断了两次。要不是你老奶奶帮忙看着,你们不知成啥样了。”
刘金花理家能力弱,李婷知道。但弱到这个程度上,她第一次知道。
但这也是,父亲跟她说话最温柔的一次。
她点点头:“知道了,爸。”随即又想,何不听听父亲的意见,便好言好语地问:“那我这孩子出生了,谁来照顾?”
“这个事,我早考虑过了。估摸还得你自己带。”李明君的话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李婷听出来了,父亲早给自己安排好了。但她又问:“我带孩子,不上班,也不太合适。”
“哪有比自己亲手带孩子更合适的?结了婚,相夫教子是第一位的。”李明君又说。
李婷刚想夸奖父亲深谋远虑,但听到他相夫教子的言论后,打消了嘴边的话,只说道:“新时代了,哪还有像母亲一样,围着丈夫转的女人?”
“不管什么时代,女人生孩子养孩子都少不了,即便你有工作,这些事还得干。”李明君接着说。
听父亲说话怎么就那么别扭呢。李婷说道:“算了,不跟你说了,你一套老思想,改不过来了。”
“我说的是事实。生活是选择题,选了a,不能选b。两个都选,就两个都做不好。”李明君说。
难得,李婷跟父亲的看法重叠了一次。这也是他们十多年来聊天最成功的一次。
父亲还是有见解的,只不过困在小城市里,见解夹杂了太多小城的狭隘,李婷想。
李婷隐隐觉得自己要走上母亲的老路——生娃带娃,围着丈夫转。
周末,顾嘉回来了。李婷拉着他去看房。
只用了两天,房子就基本定下来了。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好房自然贵,顾嘉看上了最贵的一套。
“你说,女的怀孕了,大着肚子,是不是不应该挤地铁?”李婷问。
“那当然了,太危险了。所以我都让你打车去上班。”顾嘉根本不知道李婷没打过车。
“但是地铁里每天都能见到孕妇,她们难道不在乎别人看法?”李婷又问。
“每个人想法不一样,但是我不允许你挤地铁。”顾嘉宠溺地看着李婷。
“那要是我不工作,来苏州陪你怎么样?”李婷又问。
“那自然更好。但如果你喜欢工作的话,就不要勉强。”顾嘉说。
“我肚子大了以后怎么办?公司不要我了...”李婷不小心说漏了嘴,她赶紧停了下来。李婷不知道顾嘉听没听出来自己的话。便又说:“假如我因为肚子大了,被降薪或者辞退,该怎么办?”
“公司不要你,我要你,我给你开工资。”顾嘉还是风轻云淡的表情。
李婷探明了顾嘉的态度:无论她有没有工作,他都是许可的。
她为自己找到了退路。
又过了两个礼拜,顾嘉出差又回来了。他们把房子买下来了,办房产证时,李婷本不强求证上写上自己名字,但顾嘉坚持。
有钱真是好啊,诸事顺遂,矛盾迎刃而解,那叫一个丝滑。连爱情、亲情都会亲上加亲。
拿到房产证当天,他们就搬进了新房。坐在客厅里,狮子山近在眼前。李婷看着明亮宽敞的新房,突然觉得自己傻了那么久——有这么好的老公,还有这么漂亮的房子,干嘛还要去挤地铁,受同事白眼?
到底是自己的自尊心做了祟。
顾嘉最近都在忙着执行去年签下的合同。去年底财务核算出来——当年盈利。三个董事乐开了花。顾嘉还是老样子。潘景彤完全变了个人,他信心大增,脾气也大增,对老婆颐指气使起来,要求老婆赶快生二胎,一定得是个儿子。刘厂长则筹划着建一个新车间,扩大产能。
潘景彤与刘厂长意见不同了。小潘觉得有钱得先买辆百万豪车,撑撑门面。刘厂长则坚持盖新厂房。顾嘉一向不参与纷争,继续出差,谈合同去了。
最后,潘景彤说服了刘厂长:“一辆豪车一百万,开新厂房1000万,先不说拿不出那么多钱,有了豪车,多签几个合同,新厂房的钱不就有了吗?”
两天后,潘景彤的百万亮闪闪的奔驰停到了公司楼下。“你们每人都可以开一天。”潘景彤给员工们承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