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借给娟娟三四万块钱,李婷把自己架上了油锅。
她看着卡里的余额7500元愁眉不展。幸好娟娟不急用,下个月月初,顾嘉就会打生活费到李婷卡上。可是1万块钱的生活费距离4万还差得远呢!
李婷想到了父亲,去跟他借个万儿八千试试。
李婷正准备跟先探探母亲口气,母亲倒先开口了:“婷婷,先借我200块钱应应急。”
李婷不悦地问:“什么事,又跟我要钱?”
“除了吃酒的事,哪里还能花钱?”母亲直接说了。
“我就不明白了,我结婚时,你们收的礼金呢?5万多呢,花完了吗?”李婷问。
“早就花完了。你结婚的酒席费用1万多,陪嫁红包1万,剩下3万都还账了。现在外债又欠了几千块。”母亲毫不避讳地说。
“弟弟毕业了,不花你们钱了,你们自己挣的钱呢,难道这两年都没挣到钱?”李婷又问。
“钱确实没挣多少,但人情费用太大,挣得没花的多。”母亲叹口气说。
“人情,人情,远房亲戚早就该断了,这样纠缠不清,什么时候到头?”李婷说。
“别说了,本想断了一部分远房,但你结婚时远房亲戚都来了,还来了不少八竿子打不着的人,这下想断也断不了。”母亲说。
“他们爱来是他们的事,管他们呢,你下次不去回礼,不就能断了嘛?”李婷说。
“你父亲说这么做太薄情,就不让断。明天这个酒就是连亲戚都算不上的人家办的,他家儿子结婚。”母亲说。
正说着,父亲从外边回来,他听见了二人的谈话,便说了句:“人家来是给你面子,你钱都收了,自然也应该回礼。”
听了父亲的话,李婷觉得回娘家就是个错误。她以为父亲变了些许,现在看来都是她自己一厢情愿。
李婷对父亲的谅解之心瞬间缩了回去,她用不屑的语气说:“你要去也得有钱,没钱装什么大方?”
父亲又听到了熟悉的语气,女儿一向这么怼他。他说道:“没钱,我借钱去喝酒。”说完,指示母亲:“去邻居老王家借200先用。”
母亲站着不动,不愿去借钱,于是说:“我不是正在跟婷婷借钱吗?”
父亲一听,生气了,厉声说道:“婷婷出嫁了,不能随便跟她要钱!”
李婷不知道父亲这话是故意说给她听,还是真心不麻烦自己。但看到父母又为几百块钱吵架,烦躁了起来。母亲自她结婚以来,跟她借的一百二百甚至一千两千这样的小钱,从来没还过。
她结婚两年多了,意味着她有两年多没看到父母为一点点小钱拌嘴吵架。她以为父亲母亲收了58000的结婚礼金,还了欠款,生活改善了。她可真高估了父亲,也太不懂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个真理。
父亲还是那个父亲,又穷又固执。他不值得同情。
李婷现在觉得回娘家是个错误,补贴他们1万跟10万没区别,他们很快就会花完。不补贴他们,他们的日子也没有翻天,依旧能过下去。区别是你见了就不能装作不知道。
李婷给了母亲200,打发了她。
她只好在在网上贷了2万,最后凑了35000元,给了娟娟。
她回苏州了,这个家不值得留恋。
然而,不值得留恋的家,还是有值得留恋的人,他就是吴亮。
吴亮在李婷走的那天早晨,来了李婷家。这个家的大门,他太熟悉了,高中时来过许多次,有时远远地看着,有时在门外听听声音,有时只是放在心里想想。但高中毕业后,他们去了不同的城市上大学,李婷假期在家呆的时间少得可怜,他就再没见过李婷。
出租车停在门外的小巷里,李婷正在把行李往车上上搬。一走出院子大门,李婷便看到小巷尽头的吴亮,左手拿着鲜花,右手拿了个礼物盒,朝这边走过来。她以为自己看错了,反复确认了一会儿,是吴亮没错。
他来干什么?李婷放下行李,进了院子,站在大门后探出脑袋朝外看着,他越来越近了,应该是要到自己家。
李婷脑子迅速转起来,想了几种可能,最后锁定在一种上面——他要来表白或者提亲。
都怪自己,上次见面没跟他说明自己已经结婚的事实。
李婷迅速关上大门,走进房间。她脑子有些乱,站在二楼的卧室窗边往下注视着。此时吴亮已经走到了大门外,他穿着一身运动服,脚踩运动鞋,站在门外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