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水村回来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来到单位上班的沈清听说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马上要进行单位考核了。
在汉东省农业科学院这种单位,算是脑力工作者居多,脑力工作的特点就是,在单位上班一天,你是勤奋或者是摸鱼,平常也看不出来,所以需要定期进行考核。
沈清一下子陷入危机,这段时间他大多数时间都在干系统相关的事情,自己的本职工作虽然也在干,但可以想象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沈清从小学到博士,成绩一直都是前列,在汉东省农业科学院,他也不希望自己表现得很差。
问题是,沈清确实没有做什么常规工作以外的事情,该如何才能度过这一次考核危机呢?
陷入了深思。
自己的课题是农产品市场化相关的,有一说一,相比科研型的课题,沈清的课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速成的。科研型课题的成果都是实实在在的,而市场化相关的课题,更加考验ppt编辑的能力和面不改色吹牛的能力。
市场化,市场化。沈清感到头都炸了。
突然,沈清收到了高水村村书记高大山的微信消息:请问沈专家,下次什么时候来我村指导啊,承包土地的手续我已经帮你全部弄好了。
一个激灵,对啊,我在高水村做的这些事情,不就是实实在在的市场化的行动嘛!
沈清很快向高大山要来了高水村的地形图,因为他确实是想要在高水村进行承包土地,种植作物,进行售卖等一系列工作,很快,一份看着很高大上的ppt便做出来了。
直属领导李和泰过来询问本课题组的同志们是否完成考核所需的材料,见沈清已经做完了初稿,便将ppt要来审阅一番,看着看着,李和泰的眉头紧紧皱起来,沈清也有些紧张,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李和泰看完ppt,随即对沈清说道,小沈,按说你的课题做的很不错,但是你有没有考虑到从高水村向外运输的难度?如果你项目实施地点是在运输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子,你的项目会更有可行性。
不愧是专业人士,自己周围果然都是人才,沈清感慨道,自己以后与系统的交易要小心再小心。
对于李和泰的疑问,沈清也提前思考了,回复道:
李主任,考虑到成本及效益,确实高水村没有优势,但是我自己实地考察过,高水村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质量都比较好,我是想先在高水村试点一下我的种植模式,暂时没有考虑成本,而且高水村人力成本比较低,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即使亏也不会亏很多,在我的承受范围之内。
李和泰赞许地看了沈清一眼,对于沈清的回答,他非常满意,指导了沈清其他一些小问题,便离开了。
有了李和泰的指导,沈清的ppt更加完善。
果然,集体考核的时候,沈清的课题被评为优秀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