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朕制霸娱乐圈[古穿今] > 第76章

第76章

写字时候的情感,完全能够通过笔迹看出来。高怀瑜觉得,太武帝在写下这首诗时,也就是追忆往昔,有些惆怅罢了。更多的该是洒脱豁达,怀有欣慰。

而现在摆在书房里的这一幅字,更多的是悲痛。

让高怀瑜觉得奇怪的就是这种不应该的悲痛。落款处清清楚楚标明了日期,那个时候太武帝正值壮年,正是雄心勃勃,筹划着饮马江南一统天下的时候,他悲痛什么呢?难道就因为前不久生了一次病,就觉得统一无望,痛苦成这样了?

绝对不应该,照史书记载,太武帝绝不会是那么悲观的人,多愁善感四个字完全跟他不沾边。

所以这种能从笔迹中看出来的悲痛,就太奇怪了。如果高怀瑜对太武帝的了解没有错,那这些字,就不该是太武帝那样的人写的。

可是感觉这种东西,过于主观,仅凭这个就认定写这首诗的另有其人,那也太不把辛辛苦苦几十年搞学术研究的历史学者放在眼里了。

在自己不够了解的领域,高怀瑜还是更相信那几位华夏学者的判断,对此也只是有些疑惑。

横竖也看不出什么来,高怀瑜决定等把东西送回国内,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来考证。

……

拍卖会刚结束,就有媒体试图采访高怀瑜。可惜高怀瑜实在是累了懒得应对,只让叶婷婷去准备个公告,说明拍得的文物将会捐赠给玉京历史博物馆。

公告还没发出来,媒体就报道高怀瑜以六千六百万的价格,从外国拍得一件华夏魏朝时期的文物。这下子时尚圈影视圈历史圈的都跑来围观,热闹极了,都分不清到底算哪个板块的新闻。

王斌教授第一个转发了这条微博,连发好几个大拇指。

“太多文物当年被盗流落在外,高董有心了。这件文物当年我同事还受邀出国去考证来历,说是受邀,学校自费过去捣鼓出来,东西还是在人家手上。同事回来连生了好几天闷气,马上转发给她看看!”

众人还在刷博了解这文物来历的时候,君玉官号发了高怀瑜准备将拍得的文物捐赠,正在联系博物馆单位。

“高董人美心善!”

“太好啦,那以后是不是可以在博物馆看到了!”

“看了下这场拍卖会还有两件华夏的文物,为什么不把另外两件也买回来啊?才买一个回来,还是跟投资的剧有关,分明就是炒作。”

“什么杠精,人家买了文物回来捐赠都要被你说。几千万是小数目吗?你怎么不去买?”

“你们发现没有,还是以君玉公司全体工作人员的身份捐赠!我也想要这样搞大事带我的老板。”

因为时差关系,新闻刚发出来时候华夏天都快亮了。元熙一大早起床就直接去了片场,中午休息的时候一看手机,才看到这个新闻。

然后他心里一个咯噔。

在脑子里翻箱倒柜地找了找,他也没想起来自己写过这个……诗是写过,但他没写在卷轴上!后来好像是有几个人拍马屁,把这诗写下来了……还有起居郎会记一下,他自己肯定没有!

朕的怀瑜这是花六千六百万买了个假货啊?

元熙急得跳脚,非常为高董心疼钱,在心里把那拍卖行卖了骂了一百遍。

可是等他点开新闻图,就被上面的笔迹吓一跳。

这笔迹也模仿得太像了,而且不像纯粹得仿造那样没什么情感……元熙看一眼就有点心惊,写这首诗的人当时好像是一边哭一边写的一样……

好像……好像怀瑜曾经提起过,自己驾崩以后大魏各势力暗流涌动,常有人在他和新帝之间挑拨离间……连自己的几个亲信都不太相信他。

有一次,他写了自己作的诗,去打感情牌来着?

元熙:怀瑜!

元熙:你觉不觉得你拍下的这件文物,有点奇怪?

那边高怀瑜还在睡觉,并没有回复。

醒过来之后聊了几句,两个人都是一样的观点,这字不像是太武帝的性格。

最后的结论是,等高怀瑜回国把文物带回来再说。

……

一连在国外待了半个月,高怀瑜每天一回到家就忍不住去看自己拍下来的那个卷轴。心里总有个声音在告诉他,这东西很重要,他很熟悉。可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他却依然什么都想不起来。

其实他每晚都会做梦,有时候醒来只记得几个片段,有时候完全记不得。隐隐约约的记忆里,好像梦中的情节都与这首诗,这卷轴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