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臭号就是紧挨着考场公厕的号舍。古代茅厕的卫生条件可想而知,再加上贡院内部是封闭的,要是有人拉肚子,秦凤楼在号舍里都能听得一清二楚,更别提还能闻得清清楚楚。
秦凤楼无奈地看他,他因为这件事被老师和师父笑话了好几年。现在回想,老师之所以放他去考,就是知道他定然坚持不下去吧?
“你方才听到的那个贺师兄,叫贺固安,”他转着杯子,“此人和我一样抽到了臭号,不过他倒是扛了下来,只是那场没能拿下案首,后面却连续在会试和殿试中夺得魁首,正是新一任的状元郎。”
柳白真穿过来,本以为要走万人迷的路线,没想到变成大逃杀,结果多了个金手指,又成了抽卡游戏。
现在他发现,这压根不是单纯的江湖武侠,或者说,这是更加现实的江湖,总脱离不了江湖之上的某些存在。哪怕是大名鼎鼎的明鉴山庄,庄主也会坐在这里,和他聊一聊本届的高考状元是谁。
他脑子里又闪过一个人。
“你提到婵礼时,丝毫不觉得惊讶,也并没有问我前因后果。你是已经知道了我那位大师兄的事情吗?”他极力忽视的记忆还是涌了上来。
原本他是为了什么拼命离开小苍山的呢?要是没有后来的事,他此刻应该还在为小苍山忧心……
秦凤楼把杯子推给他:“你那位大师兄,实则与我同姓,叫秦英。”
第33章
“你师门大师兄的真名叫秦英,而不是郑英。”
可能是秦凤楼态度太坦然,柳白真并没有多想:“他说汇贤阁的郑郡是他的舅舅。”
秦凤楼点头:“不错,西靖王妃姓郑,郑郡是她的亲弟弟,任职王府长史。秦英的父亲就是镇守西南的西靖王秦予陌,也是当今的二叔,是先文帝的第二子。”
柳白真听到西靖王还觉得陌生,但他听到秦予陌这几个字,脑子里电闪雷鸣,整个人都傻了。秦予陌不是这本万人迷的大反派吗?
他没有完整的看过书或者剧,但出演秦予陌的那个演员营销很多,短视频平台点进去就能看到剪刀手的视频。对方那句话他都能背出来了!
‘吾名为陌,陌是什么?陌就是小路啊!吾爹恨我害我!我不服!’
柳白真:“……”
总而言之这就是个因为名字造反的牛人。不过大部分人的名字都寄托着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尤其是封建王朝的皇室,无论生前还是死后,名字都更具有更现实的意义。
这位西靖王觉得皇帝老爹给他起的名字不好,是因为根本不打算传位给他,倒也是个合理的推测。
他还记得剪辑里秦予陌的扮相十分粗犷,和现实中大师兄在长相上唯一的相似处,可能就是在体型上了。
“秦宣帝是有什么外族血统吗?”
秦凤楼挑眉看他:“宣帝再往上是文帝,他是皇后正统所出嫡次子,并无外族血统。不过听闻开国先祖的第一位皇后乃是东曷人,只留下一子,被继皇后抚养长大。”
他见柳白真感兴趣,便干脆摆开架势科普:“我国疆域甚广,东南西北各有异族接壤,因此先文帝便在传位宣帝后,命四个儿子镇守四方,分别是东禹王秦予衡、西靖王秦予陌、南湘王秦予禾、北茂王秦予舒……
“也幸好他还剩四个儿子。”他语气嘲弄。
柳白真讶异地扫对方一眼,差点以为是自己不小心把吐槽说出来了。没想到这人身为本地土著,竟对皇权毫无敬畏之心,偏偏他还是个官迷,也是奇葩。
“西靖王对你下手也不足为奇,”秦凤楼道,“这人镇守西南期间,西南曾经连续两年干旱,然赋税却反而增加,这些税收并不曾运往国库,你猜去了哪里?”
“他自己吞了?”
秦凤楼笑:“是啊,西南封地的税收,尽数被他挪去装备自己的军队,故而他的势力一度压过其余三王,传他要反的言论甚嚣尘上。他与西南一些大部族来往密切,听闻当年为了拉拢盘踞十万大山的褐族,迎娶了族长的女儿为侧妃,甚至为此将嫡长子送了出去。”
柳白真神色一动:“莫非就是郑英?”
“不错,”秦凤楼若有所思,“原本我还当这不过是个传言,没想到竟然是真的。西靖王妃乃是中原大姓郑家的嫡女,只是世家没落,全家靠她荫庇,侧妃乃是西夷满族出身,但部族强大,且侧妃亦上玉牒,所出三子有褐族作为后盾,在西南可谓无往不利……啧啧,我要是郑英,只怕也得争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