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呸!还不快些让位!
赵氏因此常常吓得夜不能寐,不过她从未想过去投靠哪一位亲王。她很清楚那就是与虎谋皮,傻子才干。当下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笼络朝臣,增强兵力,以期来日。
“你怎么知道黄逸辰那些人没有投靠叔叔?”秦珩突然道。
赵氏生疑:“难道你知道些什么?”
她险些一口气接不上来,要是连内阁都投靠四王,他们母子当真是没有一丝活路了!
秦珩翻了个白眼:“这还用问吗?贺固安刚准备要启奏收回关税,彻查西南赈灾贪污,就被诬陷谋逆,何况刑部左侍郎张成就是首辅的人,说这事他没掺和,谁信?”
对付东西二王的事,他一直进行得很隐秘,但因为要争取人头,总要经过六部,这便绕不开内阁这些老头。他原本想着,由他出面,再加上派出去的也不止贺固安一个人……谁知道对方一击即中,就逮着贺呆子不放。
“娘娘,您知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观望?”秦珩盘腿往地上一坐,抬头看赵氏,“他们都在观望我这个官家能不能救出贺固安,能不能靠得住。如果我这次袖手旁观,哪怕我扳倒了内阁,扳倒了四王,我也一无所有。”
手上无兵,算什么将?
真以为那些文人是好相与的吗?他们才是最为冷酷无情的商人。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呵,那也不是不挑的。
他们的一腔热血可不是为了秦家。
“最重要的是,贺固安此人有大才,只要给他时间,他定然能成为青史留名的名臣——”而成就这一代名臣的,自然也是明主。
“可,我们找不到人啊,”赵氏急道,“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说也白说!”
是啊,秦珩恨得直拍地。
“……官家!娘娘!”
周炳常的喊叫打破了一室沉默。
“官家!”大太监脸上带着狂喜,满脸是汗跑进来,“贺——贺翰林被送回刑部大牢啦!”
“什么?”赵氏失声。
秦珩猛地起身,也不管自己还光着脚,大步往外走。
“去!立刻叫御林军!我要亲自去刑部接人!”
第46章
贺固安穿着僧衣,眼前闪过白光,白光小时候,四周一片昏暗潮湿。他放下遮目的手,发现自己回到了那间牢房……的外面。
“……”
不错,他的身后是黑色的石墙,每隔几米架着马灯,昏黄的火光摇曳,将狰狞的影子投在牢房里。他的正对面便是一排牢房,精铁打造的栏杆便是瘦成人干的犯人也钻不过去。
他往过道尽头望去,几把长戟立在墙边,那里还摆着一张桌子和几把凳子。他知道,拐过去便是另一道铁门,那样的门有好几道,都有单独的钥匙。如此即便每道门只有二人看守,也能牢牢地守住大牢。
他的左右并没有牢友,于是出现了个大活人在外头,也没人发现。
贺固安回忆秦凤楼正面突袭自己又失败的场景,十分安心地抬脚就往外走。
“……哪来的人?”
“这不是贺固安吗?”
途径的牢房里纷纷传来震惊的低语。不怪他们震惊,这一排关的大部分都是朝廷官员,对贺固安都挺熟。前头他消失,这些人并没有多想,只觉得是有人把他弄走,且下场大约就是个死,还唏嘘过几回。
贺固安泰然自若地走到拐弯处,轻轻咳了咳。
“有人吗?”
两个守卫浑身僵硬地转过身,看到他时,约莫见他不是鬼,松了口气,紧跟着就大喊起来。
“是贺固安!贺固安回来了!”
“快去喊大人!”
死寂的大牢突然跟煮沸的水似的动了起来。
贺固安微微一笑,伸手探向肩头后的伤口,手指一碰,身体反射性地紧绷。他狠狠地抠进伤口,剧痛让他眼前瞬间发黑,他倒在地上,将血胡乱涂在脸上和脖子上。
远处的入口传来纷乱的脚步声。
“怎么回事?”
张成站在刑部尚书身侧,看着地上血呼刺啦的人,突然觉得不妙。他刚要出声让人把人拖回牢房,就见那人摇摇晃晃爬了起来。
“你是贺固安?”尚书手一挥让狱卒开门,蹙眉喊道。
贺固安面无血色地跪在地上,捂着嘴咳了一手血,沙哑道:“下臣正是翰林院贺固安,跪求尚书大人为我做主!”
尚书见他一个文弱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