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分列在大殿两侧。
他们中有些人来的路上就弄清了来龙去脉,思来想去,比起稚嫩的小皇帝,能够与四王相抗衡的南王更能力挽狂澜,拯救大厦将倾的朝廷。
刑部老尚书和张阁老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了然。
天若是塌了,到时候他们要到哪里去安度晚年?如果非要有个柱子撑着天不塌,那柱子当然是越粗越好!
除了这些识时务的人,愤恨不平的也大有人在。领头的便是宗室和外戚,尤其是赵太后的娘家。
赵家出了一位太后和一位皇后。赵太后当初母凭子贵,自个儿腰板算不得硬。因此赵家就等着秦珩再大些,和小赵后圆房,等小赵后诞下有他们赵家血脉的太子,这外戚之位才算是坐实在了!
谁料到竟被提前摘了桃子?
赵国舅只有个虚有其表的爵位,但他的两个侄子和几个女婿却已入仕,位列大殿末席。这几个人互相飞眼,然而对上四周目不斜视的凤翎军,又无计可施。
来之前,他们就试图求见太后,可惜家中女眷都见不到人,遑论他们这些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