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职场菜鸡宫斗史 > 第5章 海龙集团发家史

第5章 海龙集团发家史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G开F的浪潮如同一股强劲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沿海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活力西射。一时间,各类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商贸活动繁忙,港口码头热闹非凡。

那时,牛海龙还叫牛龙娃。

牛龙娃出身N省S镇的一户贫苦渔民家庭,自幼不学无术,老父亲托了不知道多少关系给他找了个在厂子里打螺丝的工作,他嫌不自由就是不去,给家里帮忙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二十多岁了一首没个正经样子,就一张嘴皮子整天叭叭个不停。

本来大家都是光屁股的穷光蛋,龙娃不觉得有什么。但眼见着同村好几户人家靠加工小鱼干,竟然一步步办起了渔业加工厂,成为远近闻名的小老板,气派极了,他不免眼热。

论学历没学历,论能力也够呛,又吃不了体力上的苦。一番筛选下来,龙娃决定去学美容美发。

不用风吹日晒,来消费的都是有钱人,他又喜欢跟人打交道,讲讲笑话逗顾客开心这种事最擅长了。这么一合计,龙娃觉得自己很有可能在这个领域成就一番事业,将来当个“美容大王”什么的,彻底摆脱身上挥之不去的鱼腥味。

事实证明他确实成功了,只不过不是“美容大王”,而是“矿业大王”。

这段发家故事鲜见于媒体报道,坊间流传的各个版本也是众说纷纭。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龙娃在当Tony阶段认识了一位贵人。贵人当时也是事业刚刚起步,常来龙娃店里消费,每次都被他逗得乐呵呵的,觉得颇为投缘,一来二去就认下了龙娃当小弟。

后来,龙娃渐渐就不去店里了,而是常出现在S镇各地山坳,承包了多处山场,专注开发一种后来被广泛应用在建筑材料中的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一门大生意,前期投入不菲,但龙娃最初的创业资金始终来源不明。据海龙集团官方说法,董事长牛先生当年看准时机,西处借款筹钱,在乡里乡亲们的支持下背水一战,最终创业成功。

不过,稍微对S镇熟悉一点的老辈人都知道,牛龙娃当年偷奸耍滑是一把好手,怎么会有人敢借钱给他投资,估计还是那位贵人在背后出的力。

但这位贵人到底是谁,即使是公司元老也说不准。

或者是,不敢说。

再之后,就是属于牛海龙的故事了。

龙娃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准备新建一幢专门的办公楼,请来一位算命先生过来看风水选址。

谁料先生一来就说,牛老板,你这名字得改。

牛龙娃,牛是土气重的动物,“娃”字又上下二土,这两个字一左一右,将本来能够腾飞的“龙”活生生困在其中了呀!现在做的是矿产生意,靠山吃山尚无大害,以后若版图扩张,发展其他产业,龙遨九天,被困在土里的龙如何能有发展?

奉上茶水费后,先生大笔一挥,留下“海龙”二字。

潜龙在海,牛老板必成大业!

在那个年代,矿产生意是一门纯资源型的买卖。资源不仅仅是指实实在在的矿山,更是人脉资源。只要资源到位,就没有做不起来的事儿。

牛海龙向内有矿,向外有人,头脑又十分灵活,成功地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

随着第一桶金的积累,他逐渐开始扩大生产规模,又从海外引进先进的开采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升矿产开采效率和产品质量。逐渐从一个小小的山场,发展成为拥有多个矿山的大型矿业公司,初具日后海龙集团的雏形。

新千年的钟声敲响,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海龙集团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新兴的互联网行业,以及房地产、教育、文旅等多元化领域。先后成立了海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海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海龙教育集团等子公司,形成了一个覆盖多行业的商业帝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