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超负荷灌入知识的痛苦,对一个八岁的孩子几乎承受不住,额头冷汗淋漓,他的内心天人交战,几乎就想放弃了。
宁樾死死咬紧牙关,几乎要咬碎,极力让自己不去管脑海里发生的,捏紧拳头,抬起头看着上方,殿身上的一个个儒学蝌蚪文像有了生命跳跃奔腾,汇聚成磅礴的儒道海洋。
他能清晰地感应到海洋中那融化一切的力量和汪洋恣肆的生命力,澎湃汹涌,融化万物,那是圣道的力量,也是这个世界才气的根源。
儒道海洋正源源不断地向周围散发无穷的才气……
整个巨殿浑然一体,与天地交融,弥漫着浩然之气。
儒道,才气,浩然正气……
宁樾渐渐地融入了周围神奇的世界中,不知过了多久,周围蒙蒙才气包裹着宁樾,渐渐地身心如沐春风,疼痛减轻,心智在这一刻如同醍醐灌顶,拂去尘垢,露出了明月。
此时,五百名童子沐浴在儒道海洋中,渐入佳境,圣人的才气和童子们的灵智奇妙交融,就像化学反应,开始产生了奇迹般的效果。
有一些童子已经平静下来,面带微笑,闭目沉浸在某种世界中,距离成功更近一步了。
中央巨殿中,胖乎乎的曾家那个被寄予厚望的曾伦闭目养神一般,正慢慢露出微笑,他外表肥胖慵懒,却天资聪颖,最先有了收获。
忽然,他脑海中那些密密麻麻的蝌蚪文字突然消失了,仿佛风雨过后,一片空明。
一息后,奇异的一幕在曾伦额头中出现了。
他的额头中央,出现了一座模糊不清的文府虚影,里面只有一尊雕像,也模糊不清,上空星空沉寂。
雕像上方,才气淡淡如雾。
文府虚影。
这是开启文慧成功的标志,这时的文府还是虚影,模糊不清,如果没有文府虚影出现,就只能和读书说拜拜了。
顿时,胖乎乎的曾伦内心欣喜若狂,哈哈哈,他成功了……
随即,曾伦按捺住心情,不敢大意继续领悟儒家奥义,巩固文府。
时间在一点一点过去,距离童子们进入圣殿已经三个时辰了,外面广场上,所有的读书人都翘首企盼,等的发急了。
谁能第一个走出圣殿是所有读书人最期待的,乘坐何种座驾更是万众期待的。
今年会不会出现豹车……甚至鹿骑……没有人敢去想。
何县令忽然打了个哈欠,问道:“他们应该快出来了吧?”
“三个时辰了,应该快了。”冯延年心不在焉地答道,他正无聊地在一片甲骨上画鹿,希望一会儿能出现鹿骑。
连魏元海也倦了,毕竟众人在这里枯坐了三个时辰了,很多人心中的期望已经没有了,按照以往的情况,三个时辰基本上出天才的希望渺茫。
这时人群中只有几个学宫的老夫子仍然精神抖擞,因为前几名童子就要出来了,急着争抢优异者。
程昱老夫子站在最前面,他站了三个时辰仍然不见疲倦,捋须专注看着前方空中,耐心地等待那一刻。
石鼓学宫这些年人才凋零,越来越衰落,老夫子表面不说,内心却焦急万分,迫切渴望招纳贤才。
曾家的两位举人和曾荣,秀才郭汝槐站在一起紧张地看着空中,他们心里自然都在盼望着胖乎乎的曾伦第一个走出来,在本县所有读书人面前露脸争光。
宁樾自然也在他们关注之列,只是不过是盼宁樾开启文慧失败。
就在所有人望眼欲穿,倦倦欲怠时,忽然,前方空中,蒙蒙才气中央出现了两辆惟妙惟肖的豹车,胖乎乎的曾伦和另一个童子并驾齐驱,一同乘坐豹车缓缓降落下来。
底下无数读书人顿时惊呆了。
两辆豹车!
豆巴县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了,居然一下子就是两辆。
一刻钟后,广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何县令和程昱老夫子拍得最响亮,尤其是何县令巴掌都拍疼了,他内心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虽然没有鹤驾,鹿骑,但一下子出现两辆豹车,也算可以了。
两辆豹车徐徐落地,胖乎乎的曾伦和另一个童子下车,豹车随即消散了。
曾伦立即拍着手跑向曾家大人,而另一个童子却没有动,抬起头望着空中,嘴里喃喃自语地说道:“宁樾,唐小天,宋遥,我不小心先出来了,下面看你们的了。”
竟然是周显。
魏元海惊讶地问道:“此子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