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引动异相,只要有一首出县诗就能压倒其他三大学宫。
石鼓学宫这些年一直排未位,就是因为没有出县诗,被吊打。
宁樾,在所有人眼里几乎就是学宫的王牌了。
听到老夫子的话,宁樾默默在心里下了决心,为了老夫子,为了死去的齐先生和秀才们,为了石鼓学宫,他别无选择,只能胜。
这关乎石鼓学宫的荣誉,尊严,特别是宁樾不愿意看到曾家的丽正学宫夺得头筹。
他必须胜。
文比在半月后,还有十多天。
本县的读书人也开始热闹起来了,一些读书人四处走动,打探其他学宫的动向,譬如在某个项目上会派谁参加比试,某个项目会不会战术性放弃,某个热门的秀才会不会不参加等等。
每年的文比,相当于学宫之间的大考,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另外,各地的读书人,包括观海府的一些读书人也陆续前来,准备盖时观看盛况。
城中开始出现了来自各地的读书人,佩剑秀才,穿蓝袍举止文雅的游学举人,热闹非凡。
当然随着人一多,各种纠纷矛盾,甚至打架斗殴事件也多了起来,鲁捕头整日带着衙役忙的不可开交。
这种盛况堪比宁樾在那个世界的庙会,他第一次参加,心情自然无比期待。
晃眼十多天过去,学宫文比到了。
此日一大早,宁樾起来洗漱毕,李冶和方婵儿已经做好了早点,简单吃过,方继业赶着早就雇下的马车,拉着几个孩子直奔县学宫。
文比的地点就在县学宫,由学正冯延年主持。
半个时辰后,马车到了县学宫,宁樾下了马车,便看到石鼓学宫的师兄弟都在一边向他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