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宇和罗胜楠的失踪,很诡异。
久经沙场的罗振江意识到,这一次的危机,稍有不慎,罗家定当万劫不复。
来自外部的敌人不可怕,能够要你性命的,恰恰是所谓的自己人。
大梁国内,罗家的敌人并不少,但是敢直接动手的,却不多。
对方既然动手了,肯定是有了万全的计划。
虽然如此,罗家能够在大梁国传承百年,屹立不倒,自然也不是好拿捏的。
他罗家世代忠心为国,纵然是大梁国皇帝,想要动罗家,也很难找到理由。
那么,对方肯定还会借助外部的力量。
罗振江仔细的推演着当今大梁国朝堂之中的各方势力,以及周边各国的各种势力关系。
想要判断出到底是谁对罗家动手了。
正在冥思,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禀报大将军,京城来使,说是有圣旨驾到。”
“传令,在议事厅设立香案,迎接圣旨。”
罗振江整理衣衫,前往议事厅准备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数月以来,西北蛮族犯我边疆多时,常胜将军罗振江,奉命征讨,劳苦功高,赐黄金百两...”
传旨太监停顿了一下,继续念道。
“那蛮族嚣张无礼,将军不可畏战不前,朕命你三天之内出城击敌,扬我国威。”
“朕在京城,静候将军凯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罗振江三拜接旨,面色有些惨白。
“罗将军,不请咱家进去喝杯茶吗?”
传旨太监声音尖锐,笑眯眯的看着罗振江。
“哈哈,是我疏忽了,赵公公莫怪,快里面请,您舟车劳顿,一路辛苦。”
罗振江收摄心神,对着赵公公哈哈一笑。
“哈哈,罗将军客气了,请!”
赵公公同样满脸堆笑,嗓子发出太监独有的小声。
两人相互谦让一番,重新分宾主落座。
“罗将军,圣上让您收到旨意后三日之内出兵,您不会有意见吧?”
赵公公喝了一口茶水,抬眼看向罗振江,意味深长的开口。
“赵公公说笑了,实不相瞒,其实本将军近日正有主动出击的想法。只能说圣上英明,虽远在千里之外,仍然能够洞察前线军情,雄才伟略,好生让人佩服。”
罗振江一脸严肃,言语之间满怀对大梁皇帝的崇敬之情,说话的同时,还举起双手向天空遥遥一拜。
“说的是,当今圣上的确是千古名君。实不相瞒,除了圣旨之外,圣上还有口谕。”
见罗振江一脸诚恳,赵公公也用双手对着天空遥遥一拜。
“哦,臣接旨。”
听到还有皇帝口谕,罗振江赶忙起身,跪伏在地,恭敬无比。
“罗将军快快请起,圣上说了,将军乃国之肱骨,忠诚良将,这口谕就如同家信一般,无需这样严肃。”
见到罗振江跪了下来,赵公公连忙上前把他扶了起来。
“不知圣上有何交代?”
罗振江也不矫情,借着赵公公的搀扶动作,顺势起身。
“圣上说啊,他知道将军常年镇守在这西北荒漠之地,十分艰辛,而且退敌之策,将军肯定自有计较,他在京城,本不该多言干预。”
“可是,朝堂之中,有些人对将军长期固守城内,不主动出击,颇有微言。甚至啊,甚至说,”
赵公公说到这里,顿了一顿,语气迟疑,似乎后面的话有些难以启齿。
“公公请直说,但讲无妨。本将军行的端做得正,不怕人言。”
见他如此,罗振江面带微笑,表现出一副大义凛然,心怀坦荡的模样。
“甚至,那朝堂上有人说罗将军你,之所以不主动出击攻打蛮族,乃是为了养寇自重!”
赵公公说完,举起茶杯继续喝茶,同时偷眼打量罗振江,看他的反应。
“天可怜见,我罗家对陛下,对大梁国忠心耿耿。哼,有些人就会在背后嚼人舌根,赵公公你不说,我也知道是谁。等本将军凯旋回京,再与他们理论。”
罗振江语气冰冷,多年带兵练就的杀伐之气,让人不寒而栗。
他纵然城府再深,听到有人在背后给自己安了一口大逆不道的黑锅,也忍不住发怒。
“将军莫要动气,你放心,陛下说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