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和似水一样的双眸。
在恶狗正作势群起攻之时,小七掷出两枚铁珠,不偏不倚正中最近两个狗头,顿时连着另外在后观望的狗逃窜而去。
"哥哥,好厉害啊。"
小人儿仰着笑脸破涕一笑。
小七立于树上问,"你叫什么名字。"
"无双,哥哥,我叫赵无双。"
"你的随从呢?"
"不见了,他们都不见了,奶娘也不见了",奶声奶气,说完泪眼蒙蒙盯着小七。
小七默然,从树上下到墙头,收袖箭缩于臂,跳下墙头,"知道回家的路吗?"
女童摇摇头。
"你家大门口可有石狮子?"
"没有,不过倒是有一对怪模怪样的矮石墩子。"
小七看着无双头上扎双咎发髻的金丝带,在日光下金光闪闪便问。
"那矮石墩是不是长着龙头?"
"是呢!"
"那怪兽是不是还踩在一个大铜钱上?"
"是呢!"
小七想这女童赵无双应是庐州大商之家,家门口立着的石墩应该是貔蝤,神话传说中龙之九子,龙头虎屁,脚踩铜钱,有进无出,正是商人招财聚宝的吉利物。
"走,我送你回家。"
女童乖巧地跟上,嘴里不停地念着"哥哥""哥哥",小七头也不回只略略放慢脚步,女童伸出油光的小手牢牢捏着小七的袖角。
小七在心中默忆庐州城中自己已经走过了的路线和方位,便往最东北角走去。城中只有那里他还没有走过。
沿着河岸径直往东,赵无双小嘴就没有停过,先是啃完手里的鸡腿,再是对着小七一个劲儿地问东问西。小七缄默,无双却并不在意,从奶娘说到祖母,从大她整整十五岁的哥哥说到刚进门半年的嫂嫂。走了大半个时辰终于在东北角看到一座大红铁门的宅院,院门口正是卧着两座石尊貔蝤。
"这是你家吗?"
"是呢!"
"那你快回去。"
"哥哥,你跟我一起去我家吧。"
"快去。"
女童眼巴巴看着小七,不肯上前叩门,他抿嘴不语转身回走,转眼隐没于巷间,赵无双这才走向那大红铁门。
第二日小七依旧天蒙蒙亮就醒了又无处可去只得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等到天大亮,收拾洗漱完毕想想从包袱里拿了件干净的粗布灰衣换上,替换下的黑衣仔细一看,果然下摆处挣裂了道大口子。又重新整理一番走出客栈,拐出小巷在一家路边的小吃摊上坐下,刚要了碗稀饭就看到十几个家丁模样的人一个个轮着进各家铺面打探着什么。
"小二,你家店里可有一位着黑衣的十几岁的俊俏少年?"
"赵三,看你说的这话,我们家南来北往的客这么多,这样的少年一天还不接待几十人的啊,你们这是要找什么人啊?"
"哎,我家小姐昨日在虹桥走失还好被个好心小哥送回,可我家小姐年纪小也说不出个什么面貌来,你也知道我家小姐那是老夫人和老爷的心头肉,我们也只得上门家家打探看能不能找到。"
小七背着身几口喝完稀饭放下两个铜板就走。
到了午时庐州富商赵家出动全府家丁全城寻找一位十一二岁着黑衣的俊俏少年这件事巷道皆知。
小七自从回到客栈就闭门未出,晚饭叫了小二送到房里,又让小二代为买些干粮,次日牵马出庐州东门奔燕京而去。
赵家在庐州人脉甚广,连寻几日就是找不到人,最后府衙的衙役都帮着寻人,但苦于赵无双年幼也说不出那小哥的容貌特征,只一个劲儿要哥哥,府上老太君和其父赵如为哄她高兴,令其兄赵芒领着人又忙活了一个月最后不了了之。
又过了些时日,赵府收到胶州来信,见是肃亲王亲笔信忙拆开仔细看过三遍后亲手烧成灰,再想想八年前在燕京和王爷的那次秘密谈话,暗暗打算着。
赵府老太君内室,老太君搂着睡得香甜的赵无双在塌上,塌边坐着儿子赵如和孙子赵芒。
"王爷要你什么时候去?"
"下月中旬就走,不能在家陪母亲过中秋节了,孩儿惭愧。"
想想如今已是八月初,在家再安排些事务就要赶着出发了。
"家里不是还有敏儿和无双陪我过节的,你不用担心儿啊,既是王爷吩咐你只管尽心办事,我这小孙女无双儿我自会照料,孙媳妇敏儿也是个能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