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二很快到来。
再出发时,陈八表面看上去精神很多;陈愿和瞿宁则完全恢复到初来滇缅的状态了。
丁巳还是老样子,一张刀板脸,面色十年如一日地刻板。谁也看不出他高兴还是不高兴、憔悴还是精神。
另外还安置了一些新的伙计,都是临时来的。陈八包了顶层和次高层。六楼住本家人。
新伙计都住在五楼,整层楼烟气云腾,那些人根本没把陈八放在眼里。
陈愿看着这只杂牌军,眼前舌尖有荒唐二字闪过。
在她看来,陈八无异于在求死。
这群人太次了。
至少应该向董事会求援的,而不是这样粗暴地当地募集。
······
还没到雨林,陈八就在车上宣布了新的计划——八人一队,不设固定营地,自由行进,每天发一支绿色信号弹报告位置和安全,无线电联络,紧急情况时发红色信号弹。
这是高级别的行动方式,以最终结果为导向,不在乎得失。
陈愿心道:给这群人用在这个,陈八真急了。
而且这次他再次将瞿宁和陈愿拆成了两队,陈愿带陈家亲信,瞿宁带盘口伙计。而他自己则和丁巳等人组了一支五人小队,对于不符合规定的人数,没有主动说明原因。
陈愿下车,瞿宁已经整理好了背包,鼓鼓囊囊站在人前。
“注意安全。”
陈愿拍了拍她的肩头。
来之前两人就商定了私用的无线电频道,还带了特殊的哨子和特制标志。
陈愿的说辞是:“陈家不一定能保住你,但是我一定能。”
她在说自己曾经说过的话,瞿宁摸了摸鼻子。
这对挚友短暂地交握手,旋即朝着不同的方向进发。
······
山里的天很快黑了,必须有稳定隐蔽的住所,不然雨林将在生理和心理上给人以巨大的行动阻碍。
作为领队,瞿宁很快找到了一块相对干净的地面,清开厚厚落叶,点起特制的驱虫香。
新队伍里几乎全是生面孔,不过倒出乎意料地守规矩。
她正欲动手砍树做桩,几人便勤快地跟了上来。
“宁姐,这是?”
“我们的帐篷很结实,打点桩子更保险。”
伙计们点了点头,手脚麻利地按她吩咐做好了。
天慢慢暗下来,瞿宁开始用多余的木材生火。火焰不仅可以保暖,还能驱逐野兽。可惜木材太湿了,但他们其实也不缺火源。
夜晚渐渐爬上来,瞿宁坐在篝火边啃饼干。
明亮的火焰旁,一个中等大小的帐篷在地上投下淡淡的影子。
······
······
瞿宁进展顺利,陈愿那边却有些棘手。
队伍刚进雨林,无线电就全部失灵了。
握在手里的指南针疯一样地转。
按经验没走多久,队伍就彻底失去了方向。遮天蔽日的乔木群下笼罩着迷茫和焦虑。
陈愿当机立断,就地扎营,发信号报位置信息。
她知道这个时候其实人心已经乱了。当下只能尽快排除故障,重振士气。
陈家亲信所剩不多,这支队伍里也有几个合同工。
陈愿一番心算后,决定派两对年轻伙计探路,每对都是本家搭配外家。为保证安全,每个人出发前都在腰间绑了绳,一头就系在营地帐篷的地钉上。
绳子不短,但不到十分钟,四个人都脸色难看地回来了。
听了他们的话,陈愿只觉得气温瞬间下降,后背冷汗直冒。
“走不出去。”
最年轻的小孩直言不讳。
每个人都说遇到了鬼打墙,走不了多远,会遇到做过标记的树。再往前走,就回营地了。
陈愿端详着每个人的表情,直觉不假,便让这群伙计坐下休息。
正推敲着其中关窍,就听一个年轻伙计道:“要不要发红色信号弹叫救援?”
刚才其他队伍都发了信号报了位置,相隔都不算太远,支援费不了多少时间。
陈愿看了眼天色便摇头道:“再等半个小时,无线电和指南针如果还这样就发危险警报。”
此言一出,草台班子自然是议论纷纷。
多数人觉得陈愿刚愎自用,与其坐以待毙,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