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头担保,安王爷绝不会做出假传圣旨的事来。”
太子爷看着缸里的鱼虫子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冷月静待了半晌也没等到一句话,到底忍不住道:“太子爷,卑职听说慧王爷来了。”
太子爷又应了一声,一直看到两只鱼虫子当真不再发疯一样地四下乱窜了,才眉目轻舒,有些愉快地道:“太子妃看他穿得单薄,就带到他到花园凉亭里赏雪去了,估计怎么也得再待上半个时辰,我这儿正好有件事要告诉你,就让人先把你找到这儿来了。”
“请太子爷吩咐。”
太子爷搁下手里的杯子,转手端给冷月一杯热茶,邀她在茶案边坐下来,才道:“景翊被软禁前托给我一件事。”
冷月微微一怔,心里莫名的揪了起来。
太子爷和景翊自幼相交甚笃,这个不假,但景翊在君臣之事上向来不会糊涂,他可以毫不含糊地替太子爷出生入死,但若不是万不得已,他宁肯去萧瑾瑜那儿挨骂,也绝不动用太子爷一分一毫的情分。
他在这种时候托给太子爷的事,必是重要如遗愿的一件事,比如那封已被景老爷子认定不能作数的休书。
“他托我帮他办成一件事,说是本想亲自办好,等你回京的时候给你个惊喜的,如今怕是来不及了,让我办出眉目来之后不方便告诉他的话,直接告诉你就行了。”
太子爷说得轻描淡写,冷月却听得出来,景翊当时交托给太子爷这件事的时候,就是当做一件后事交代的。
冷月心里一紧,也顾不得那么许多君臣之礼,忙道:“什么事?”
太子爷倒是不急,在眉眼间聚起几分愧色,才缓声道:“照理说应该彻底办妥才告诉你的,不过被如今这些事一闹,不知要拖到什么时候了,索性还是现在就告诉你,免得你误会了他一番心思……他说我皇祖父在位时为遏制梅毒病泛滥颁过一道酷令,当年确实收了些成效,如今却遗害甚深,有些风尘女子甚至因为惧怕此令,宁剜去毒疮也不就医,如此下去梅毒之患必会再在京中泛滥,但因这道法令是我皇祖父亲自颁下的,若要废除就必须要有确凿的铁证。他把那封休书交给我之后就夜夜到烟花巷中搜证,遭软禁之前连夜把所有搜集到证物证言都整理出来托给了我,希望我助他完成此事。他没来得及查清的事儿我都已替他查好了,待眼下这些事过去,这条法令必废无疑。”
冷月恍然记起,那日在凤巢听画眉说起这事,她还当是流言害人,愤愤地骂了几句,他曾用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目光静静地看了她片刻,并未出言解释什么,那会儿她只当他和她想的是八九不离十的事儿,却没想竟是在做这样的打算……
冷月不知道,如果有一天她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会选择用仅有的时光去做些什么,但她如今已经知道,景翊的选择是马不停蹄地去做一件他并不擅长的事情,只是为了让这个他即将离开的世上少一点不太美好的东西。
冷月出神地静默了半晌,太子爷等得实在憋不住了,“你还怪他流连烟花之地吗?”
冷月一怔,忙连连摇头。太子爷这才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
一些芜乱的人与事在冷月脑海中荡了一荡,目光落在眼前这位杵在风口浪尖仍淡然自若的少年准天子身上,冷月蓦地一怔。
这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少年人,能在这种时候从容若此,除了那些教导与历练的功劳,应该还有一样。也许就是因为这一样,景翊才会把这件事交托给太子爷,而不是安王府里那些查疑搜证的行家。
于是太子爷刚松了口气,伸出去准备端水的手还没碰到杯子,就见颔首站在他面前的冷月倏然跪了下来。
太子爷一惊,慌地站了起来,“别别别!就芝麻绿豆大点儿的事儿,用不着这样,不是还有身孕吗,赶紧起来。”
冷月没管太子爷的亲手搀扶,只管颔首跪着,沉声道:“卑职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太子爷应允。”
“行行行……你先起来,有事儿好商量。”
冷月仍没起身,“卑职斗胆,太子爷既能通过皇城探事司查明烟花巷中遮掩梅毒病的事,一定也能让他们探到安王爷的消息。”
太子爷愣了一下,愣得很轻微,但那双手就扶在冷月的胳膊上,冷月还是觉察到了。
太子爷既没反问冷月怎么会知道皇城探事司这回事,也没斥责她吃了熊心豹子胆,只无可奈何地笑了一下,略带歉意地道:“这个我还真不能。”
一听太子爷拒绝,冷月急道:“安王爷偏偏在这种时候失去音信,连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