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战术体系中前场球员需要大量的跑动和换位来拉扯对手的防线,反击中更是如此几乎就没有固定位置了全屏自己理解去跑,中锋套边中场前插,中锋回撤做球边锋内切这些套路比比皆是。
一般都有那么几个角色属于前场自由人不仅仅局限于中路或者边路,他们通过自己的跑动、突破、传球来撕开对手的防线,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对进攻球员要求天赋高于纪律性,而防守端更加要求纪律性。
足球比赛不仅是技术,力量,团队的竞技,也是双方主教练排兵布阵的战术对垒,所谓“棋差一着,全盘皆输”。
而随着科技进步带来的训练水平的提高,相关足球知识,理念的普及和完善,战术层面的比拼成为了足球比赛中最关键也是最精彩的地方。
齐达内和对方的教练都是战术大师,也多次凭借在比赛中的即时调整帮助球队扭转乾坤。
后半场的比赛过程中,肉眼可见的比利亚雷亚尔的进攻火力变得猛了起来。
毫无疑问,这就是在白然下场之后所发生的事情。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比赛中根据场上走势或者对手的变招来进行阵型调整再正常不过。
一个球队能掌握阵型的数量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个球队所具备的的韧性和变化程度。
但是球队阵型的数量和比赛胜利本身是没有必然关系的。对于阵型的熟练和掌握程度才是决定一个球队最终能够在比赛中打出的战术效果。
对方采取的进攻心态让皇马有些猝不及防,接连在中场球权的转换,对方开始逐渐采取攻势足球。
在边路几次造就的杀机,还好中后卫拉莫斯和瓦拉内的表现堪称完美,才让皇马多次都躲过一劫。
没错,每一种足球阵型都会有它的优势和劣势,不存在所谓“滴水不漏”“无坚不摧”的阵型。
阵型的对垒是矛盾的斗争,比拼锋芒或比拼盾牌。决定矛盾较量胜负的则是双方各自阵型实际打出的效果,对阵型的熟练程度则是影响这个实际效果的关键因素。
不同的阵型的两个球队进行比赛,其实是看双方谁能将打出自身阵型的优势并且抓住对手阵型的劣势,简言之就是扬长避短。尽管可能存在阵型相克的情况,但是不至于相克就一定能够取胜,只不过是己方阵型放大了对手阵型的弱点,在进攻上让己方更得心应手。
阵型的调整是为了改变场上局面,可以是破除陷入被动,寻求打破平衡,保持比分优势……
在比利亚雷亚尔的频繁换阵之中,皇家马德里在这二十分钟之内有些迷失了自我。
前场打不出来有效的进攻,而后场又频频出现失误,只能依靠中后卫的奋力解围。
这样下去,皇马的领先优势并不稳妥。
齐达内也是眉头紧皱,他似乎把白然换下来的时机有些太早了。
白然当然也看到了这一点,但是现在抱怨也是没用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不要让它再往坏的方向发展是更好的。
论足球技术方面,白然还真的不怕齐达内,但是如果要是谈起比赛经验和战术理解,白然还是逊色于主教练的。
所以在这个时候,白然也没有表达任何的不满,也没有对齐达内的战术进行指指点点,只是默默的在场边看着这一切。
华国那些球迷们早就已经开喷了。
“齐达内什么玩意!会不会执教啊!”
“看白然看的好好的,你给我换下了?”
“这场面踢得像史一样,还不如让白然上呢!”
“真垃圾!迷之换人啊!什么操作?我怎么一点也看不懂!”
就在皇马球迷们骂声四起的时候,比赛已经不知不觉间来到了第88分钟。
此时的皇马步履维艰,仍然把比分保持在2-1领先的局面。
而托尼克罗斯的上场,齐达内的433变阵,让后场出现了更大的防守空缺。
对方察觉到某几个防守上薄弱的环节,就照死了往这几点猛攻,狂轰滥炸之下,终于迎来了意外的发生。
前场的一次进攻之中,j罗的长传球找到左边的c罗,但是这球传的有点大,属于传球失误了。
c罗奋力冲刺想要够到这个皮球,但是依旧还是没能够将球停下,眼看着皮球滚出了底线,只能让对方发一个球门球。
而在这个时候,对方的门将拿球之后摆动手臂的幅度巨大,一个大力的手抛球,直接飞向了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