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中兴后的大明一统天下 > 第二十六章 热火朝天

第二十六章 热火朝天

扬州城内,已是热火朝天。随着时间推移,朱由崧的实施计划逐步开展了起来。

新军军营内,军歌嘹亮,士兵们的靴子踢得踏踏响。有连队进行军事大比武的,有进行急救比赛的,女兵们与医疗教官进连队教授卫生常识的。军服逐批发了下来,部分士兵换了新军装。

军营又扩大了,又招收了1万新兵,500女兵。

钢铁厂、兵工厂内到处是工地,高大的烟囱已经立了起来,道路在修理平整,宿舍区有几百栋房子,快竣工了。

长江边上码头货船如梭,有运粮食的,有运煤炭的,还有运送流民的船。按郑氏集团的统计,有约十万人流民被安置到了雷州及海南。

征兵站,灾民救济安置处,医疗诊所,码头运输处,工厂招工处等等,到处人山人海。不要说大明了,大宋、大唐辉煌时期也没这样热闹。

扬州城本就繁华,明末已经有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工商业及小作坊非常发达。因为现代人朱由崧穿越到来,以国家意志发展重工业,码头、工厂那是大投资项目,招工处每天人员络绎不绝,大明此时显得蒸蒸日上。欧洲工业革命尚未到来,扬州城经济已经处于世界之巅。朱由崧认为大明中兴,指日可待。

卢九德来报,宋应星与汤若望已经到达钢铁厂,在实验室等待朱由崧接见。

“赶快过去。”朱由崧忙上马扬鞭赶往钢铁厂。有枪就有天下,没枪就扯几把蛋了。

到达钢铁厂实验室。由于钢铁厂、兵工厂都未建好。工匠们加班加点先把实验室盖好了。按计划是先盖宿舍、食堂等,把工人先招进来安顿好,才能加快工厂建设进度。会议室、实验室也是按朱由崧要求先建好,核心人员开会测试产品用。

只见实验室内,宋应星及汤若望、工匠等一众工部人员分立两旁,中间大桌子上摆了七、八支步枪,子弹、弹夹、刺刀都摆在桌上。

见朱由崧入内,宋应星等人鞠躬道:“臣等拜见陛下。”他们知道朱由崧的要求,君臣已经废除了磕头的封建礼仪。

“诸爱卿免礼。”朱由崧抬手道。

宋应星道:“陛下,臣及工匠们昼夜赶工,制作了几把样枪,请陛下检测。桌上的第一支样枪,陛下已经测试了的。根据陛下的测试建议,臣等改进了瑕疵,后面几把样枪性能更好。”

“嗯,爱卿辛苦。朕来试试枪的性能如何?”

朱由崧先检查枪的外况,枪托由上等木料制作,手感很好;枪管笔直乌黑程亮,线膛流线感十足,几把枪,越往后感觉工艺越精进;

拉起枪栓,咔嚓咔嚓;瞄准器可上下左右调节,扳机顺手,已经没有卡痛感了。再检查子弹、弹夹,基本满足朱由崧的要求了。枪杆上还有背带,行军时能背在身上急行军。和现代工艺比还相差太远,但以明末的技术、材料、工具来制作,已经非常不错了,朱由崧估计已达到19世纪初的水准了。

靶子已经立好,朱由崧的要求是直接放500米处,他这水平,要有把狙击枪,1500米也没问题。

一把枪一把枪测试,一轮打过,四枪命中,四枪脱靶。再打,五枪命中,三枪脱靶。再打,其中一把枪卡壳。

每把枪测试五枪,一号样枪一发未中,三号枪卡壳两次,其余都能命中靶子。宋应星、汤若望分别记下各枪的射击情况、子弹弹壳弹出情况,中靶的弹孔也测量了。

分析得出六号枪性能最佳,最后一批研发的子弹性能最佳,三号弹夹最佳。

朱由崧把六号枪交给宋世德,命令一直射击,直至打爆枪管。除了一号枪销毁不要了,其余枪支子弹交卢九德,锦衣卫们继续测试。

宋应星记录一一在案。

宋应星道:“陛下,1-7号样枪均为手工打造,8号样枪按磨具批量制作要求流程制作,所以8号样枪有差距。但最终要按照8号样枪制造枪支,因此,臣的任务是将8号样枪继续打磨,磨具工具工艺做出调整。另外,钢厂未建好,钢铁质量还未知,枪支质量还有待观察,刺刀也有赖于新钢再测试。”

“宋爱卿,那么就按照8号样枪来制作。钢厂的烟囱炉子起来就先炼钢,试炉。兵工厂车间要衔接上出炉的钢铁,先出50把枪试试。”

“臣领旨。”

“朕把8号枪命名为‘弘光45型步枪’,简称‘45步枪’。你再出一款短枪,约50厘米,能插在腰带上,制作与45步枪差不多,但是子弹及膛线要求会更高,这是图纸,你可灵活按实际情况改制。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