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崧的皇室企业也有大量收入,这就不对外公布了。
“卢九德,拟旨,大明官员饷银不再以粮食作价发放,全部发放现银。在各地成立粮食局,对粮食统购统销,大明所有官员百姓,要吃粮,都去市场购买。命《大明周报》发布诏书。”
朱由崧这一招高,既让官员直接收入银子,又解决农民收入问题,让粮食流通起来。官宦士绅有大片土地,粮食作价由朝廷收购,他们就无需屯粮,粮食要发生霉变的,到时候就不值钱了。
农民有了种地积极性,就会购买土地种粮。士绅给佃户出价低,佃户可以进工厂、进军队,搞小作坊。没人给地主种地,地主就要卖地给农民,让市场来决定。
“你们看,国库慢慢就有收入了。老百姓有地种,有活干,有饭吃,他们就不会造反了。”
众人无话反驳。这些官宦、士绅土地最多了,免除农税,他们得益最大。
钱谦益又道:“我大明恩科三年一届,bj被建奴占领,恩科当由南京承办。然陛下新设教育局,设立什么物理化学学科,这不符我朝祖制。请皇上收回。”
下面阮大铖等一众东林党人哗啦又附和,“请皇上收回。”
科举是东林党的命根,科举学生几乎都是东林党人,钱谦益是东林党党首,必拼命抵制。
朱由崧考虑,是时候扳倒钱谦益了。
便道:“西洋舰船已经满世界跑,靠的什么?人家天文地理无所不通。我大明请的西洋科学家汤若望先生,造出的工具器械精密无比。校场上大家都看到了,西洋火炮千米之外就能击中目标。”
“就是海上的郑芝龙,他们的船只也比我大明的船坚炮利。”
“新设学科,要从学堂开始。我朝学生,均要学会数学计算。钱阁老,你知道圆周率吗?”
“老臣不知。”钱谦益老老实实回道。
“但此乃不学无术。我泱泱天朝,自汉唐起,东瀛扶桑、西夷蛮芜均来朝贡学习,哪有大明学他们的?”钱谦益继续反驳道。
“请问钱阁老,现在还有东瀛、西洋人来我朝朝贡学习吗?连朝鲜国都臣服满清了。他们现在只来我朝抢掠钱财,还讥笑我大明无知。连镜子,我朝都是从西域贸易交换过来的。”
“还好,我在扬州设立玻璃厂,在汤若望先生的帮助下,制造出镜子,瓶子等玻璃器皿。你家小妾柳如是现在也用仕女女镜、香水吧?”朱由崧讥笑钱谦益。
钱谦益满脸通红。钱谦益59岁纳了20岁的柳如是做小妾,被世人诟病。
这仕女镜、香水,是柳如是让钱谦益花了200两银子从卞玉京手上购得。
柳如是与卞玉京以姐妹相称,均是秦淮八艳之一。
卞玉京听令皇后要求,仕女镜、香水不能送人,只能按市价购买。就怂恿柳如是义卖时购买,名字还能发表在《大明周报》上。
“皇上,大明恩科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从翰林院到府、州、乡,哪个环节均不能出错,否则后患无穷啊。”
东林党徒均跪下请求。
“放肆。”朱由崧忽的站起身来,“朕已宣布免了下跪礼节,尔等敢抗旨?”
“皇上,自古君臣有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说起三纲五常,钱谦益就夸夸而谈,东林党人最擅长封建伦理体系的维护了,而且他们还不怕得罪朱由崧。
朱由崧的耳朵‘嗡嗡作响’,先帝天启、崇祯等人不就是在朝堂上与东林党人辩论,他们怎么辩得过这些才高八斗的东林腐儒呢?
“朕已经发布免除下跪礼,在民间、特别是在军营,已经取得不错的效果,树立了新风,做事效率也提高了。如果你们东林人愿意下跪,朕也不勉强。朝堂时,你钱谦益必须下跪,其他人可鞠躬示意。”
这就将了钱谦益的军,东林党徒也尴尬。下跪吧,确实累,不下跪吧,党首面子挂不住。
钱谦益继续跪着,东林党徒也只能跪着。
东林党人迂腐、贪财,但在礼仪规矩上毫不退让。
朱由崧也由着他们。
“恩科考试、教育改制,由礼部、翰林院及教育局合议,交总理衙门审议,可循序渐进。”
“起来吧。”朱由崧也做了退让,命令跪下人员起身说话。
钱谦益等人顺水推舟,均起身站立。
马士英又站出奏道:“皇上,京畿三大营,担任京畿防卫要务。请皇上配新军装备,打造精锐之师,实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