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中兴后的大明一统天下 > 第六十一章 太子朱慈烺

第六十一章 太子朱慈烺

南京城城门已闭,东厂于鸡鸣寺中查获大量金银珠宝,另有部分尚未寄出之大明情报,且抓捕若干满清细作。

根据现场口供及既有线索,在城内搜捕满清奸细。满朝文武尚不知情,已有多个朝廷大臣的家遭锦衣卫围困。

马士英、阮大铖、张慎言等人,听闻这情景,匆忙入宫面圣。

马士英道:“陛下,听闻锦衣卫全城搜捕建奴奸细,且已拿获钱谦益钱阁老,此事当真?”

朱由崧道:“诚然,钱谦益通敌,向建奴传递情报,罪大恶极。待锦衣卫查清后,送三法司审判。南京城内建奴奸细众多,当封闭城门三日,以肃清奸细。扬州城今日亦开始抓捕奸细。”

众人闻听抓捕奸细,有者惊慌,与满清奸细并无关联者则坦然处之。

满清奸细也曾找过马士英,虽被马士英断然拒绝会面,但是马士英内心也有些慌。

“臣还有机密要事,需到后殿禀报陛下。”马士英道。

“哦?”朱由崧有些意外,朱由崧现在也不想扳倒马士英。

于是叫上卢九德,一起退到后殿。

马士英道:“陛下,太子朱慈烺到了南京,不知真假,臣请皇上定夺。”

朱由崧一惊,心想:“历史上,南太子案发生在1645年弘光元年,现在提早发生了?”

朱由崧问:“太子现在何处?”

“回皇上,昨日有人到臣的府上,自称东宫太子。臣不敢怠慢,仔细询问,不辩真假。现羁押于密室,臣不敢让旁人知道。”马士英回道。

朱由崧甚是满意,马士英做事还是比较缜密。

东宫太子现世,那是非同小可之事。如果是真的,那朱由崧就得禅让于太子。如果是假的,假太子也能大旗一挥,号令天下无数臣民。因为老百姓也不知真假,被忽悠起事是经常发生的。

即使是假的,也能让朱由崧小朝廷乱上一阵子。

按历史记载,朱由崧断定现身南京的太子是假的。

历史上有几种说法:被李自成挟持去了陕西;被吴三桂挟持去了山西;被吴三桂献于多尔衮,后被多尔衮杀了;李自成入京后,太子南逃。

第一种可能最大,被李自成挟持在陕西,怎么可能让太子南逃到南京呢?如果太子独自南逃,早就到南京即位了,还等朱由崧在南京即位?

因此,朱由崧断定现在这个太子是假的,而且多半是多尔衮派来扰乱南明政权的。

朱由崧命卢九德到马士英府上提人,秘密羁押在东厂大牢,任何人不得泄漏出去,违者立斩。

朱由崧问马士英如何处理此事?

马士英提议,当召集朝廷重臣及南逃的bj太监宫女锦衣卫前来辨认。

朱由崧道:“事关重大,不能牵涉太多人员,否则后患无穷。”

朱由崧懂马士英心态,知道的人越多越好,人越多,马士英越安全,朱由崧就不能杀人灭口。

马士英也懂朱由崧想法,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人越少,把知情者一杀,朱由崧还能当南明的皇帝。

其实,朱由崧断定这个太子是假的,倒也不怕他来抢皇帝宝座。但是真太子也好,假太子也好,只要杀了,都是真太子。别人都会认为朱由崧杀太子是为了自己的皇帝座位,你是百口莫辩的。

不杀吧,总有人要抬出太子来闹事,真不好办。

于是,朱由崧命马士英主审太子案,但人员范围限于内阁、东厂与锦衣卫,任何泄密者斩。

朱由崧不惧马士英会借此机会对自己进行要挟,毕竟他对于明末时期的那段历史可谓是了如指掌。

只要那个所谓的“太子”在审讯过程中暴露出任何破绽,朱由崧便能够轻易地否定其身份,并给对方定下一个“假冒太子”的罪名。

但朱由崧并没有打算将这个冒牌货处死,而是计划在适当的时候将这起案件刊登在《大明周报》上,随后将其流放至遥远的南洋地区,好生供养着。如此一来,朱由崧不仅能够落下一个善待他人的好名声,同时还可以避免因错杀无辜而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紧接着,朱由崧召见了内阁大臣史可法、张慎言、姜日广、高宏图等人,以及魏国公徐弘基等权贵,向他们详细阐述了有关太子之事。

朱由崧下令由马士英担任主审官,卢九德和王世德则被任命为陪审官员,共同负责审理这起太子案。

对于这样的安排,马士英自然感到十分欣喜。一方面,这表明朱由崧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