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呯、呯、呯”,火力交叉,一个旅,三千支枪射击。
马士秀部下纷纷倒地。
假设,一支枪打三十发子弹,一共就是九万发子弹。假设命中率是百分之二十,那就打中了一万八千敌军,当然其中还有战马。
就算命中的敌人中有一半失去战斗力,那也是一万人了,占马士秀兵马的三分之一,马士秀的部队就没有战斗力了,何况还有大炮加持。
“嘣、嘣、嘣”,75大炮持续输出,断胳膊、短腿,满地都是,头没有的也不少,那撕裂的惨叫声,把马士秀的士兵打得彻底失去信心。
但马士秀的亲兵有三千人马,还有一定的战力。
“撤。”马士秀指挥自己的亲兵,向后撤。
后方堵隘口的是黄瑞伯与朱大典的步兵营,两人这时拿出吃奶力气来堵骑兵。
“他奶奶的,敌人玩命了。弟兄们,上刺刀。”朱大典道。
“结步兵方阵。”黄瑞伯道。
步兵营在道路正面,结成三个步兵方阵,前方两个方阵平行,后方一个,成倒品字型。
这是罗马方阵,新军在新军大营反复训练的,就是刀山火海也不退却。
在连续几轮射击后,敌军骑兵还是冲了过来。
明晃晃的刺刀,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敌军骑兵冲到方阵前,开始打弯。因为战马看到尖尖的刺刀是害怕装上去的,在阵前会转弯,向中间或两翼没有人的地方跑。
这样方阵的两侧士兵可以自由向骑兵射击。
当然,也有战马冲入步兵方阵的,对方阵造成损失。步兵在骑兵面前,还是弱小的。
好在新军素养高,迅速补位,将缺口补了。
一片混战之时,201旅梅春的骑兵营,从后方骑上战马,赶了过来。
骑兵营于远距离射击,对叛军骑兵形成压倒性的火力压制。
很快,马士秀的三千骑兵被新军团灭,马士秀也被步枪乱枪打死在马下,马士秀头颅被朱大典过来给割了。
马士秀的一部分部队早就没有战斗力了,趴在地上投降。他们不会对左良玉忠心耿耿,快速投降是第一位的。
还有一部分在战斗的叛军,一看马士秀亲兵全部被消灭,马士秀也死了,便没有动力继续战斗了,扔下刀枪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