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对一探那道不明光链的真面目信心倍增!
按照离出发点距离反推,当行进至距离‘通天塔’主桁架外缘大约二十米时,伪装帷幕反馈信息中关于外来电磁波的数据归零了——意味着巨塔脚下的这片地带是‘天神’们的雷达盲区。出于安全考虑,虎贲仍旧让帷幕继续工作,因为光学、热辐射等探测装置都是被动获取数据的,天知道侦查小队是否仍被这张无形之网笼罩。
侦查小队靠着帷幕‘伞尖’传到虎贲眼中的视野控制潜行方向。当他们来到巨塔边时,视野就被一堵墙完全霸占——主桁架的构件实在过于巨大。他和蓝波只好慢慢调整帷幕方向、小心翼翼挪动身躯,寻找眼前主桁架构件的边缘好踏入巨塔内部。正如螺旋之前的比喻,远征队确实像在大象身上爬行的蚂蚁,这座巨塔算是条抽象化的象鼻,而虎贲和蓝波此时正站在它的一条肌肉群根部。
虎贲的肩膀被轻轻拍了两下。他回头一看,只见蓝波正手舞足蹈的用肢体语言示意着什么。他指指虎贲的眼睛又指指天空方向,随后双手垂直往下挥舞几下又摇摇手指。等他做了两三遍虎贲终于明白过来,赶紧调整眼睛的聚焦关注眼前的气象数据,发现风力、风向的数据几乎归零了。这里仍有大气压,但却如同一潭死水般没有气流!
将无形的空气把玩于股掌间,真搞不懂‘天神’们是怎么做到的!自从远征队钻进飓风之墙以来,类似的难以用地球技术推断的现象不断刷新着队员们的认知,虎贲的意识模块中已堆积了不少敬畏模拟数据。
天色全黑之时,虎贲和蓝波终于摸到了眼前这根主桁架杆件的边缘。向巨塔内部看去,所有的结构物表面都光溜溜的,没发现任何可供攀爬的设施。不过在零重力下也的确不需要这些。他和蓝波交换了一下‘眼神’和手语,用打手势的方式倒数,采用几乎相同的姿势蹬地而起,借助蓝波的姿态控制能力顺着伸向巨塔内部的杆件慢慢向中心区域滑行。二人的身躯被自动卷成半球面的帷幕包裹,就像一只隐身的水母,静静地向巨塔的核心缓慢飘去。
由于桁架各部分的构件都非常巨大,杆件的间隙也是超乎想象的大。得益于于起跳前仔细选准了线路,他们几乎是直线插入了巨塔的核心空间。五分零五秒后,蓝波冒险朝二人起飘的地方打出一个短促的测距脉冲,显示已经漂移了380米的距离。
片刻后,眼见测距操作没有引起任何反应,二人索性收起伪装帷幕,用红外视野观察周围。这种感觉很奇妙,他们就像来自小人国的公民般,进入了一个巨人的世界,在一座超大的抽象派雕塑内游荡。每一根横七竖八的桁架杆件都如摩天楼般雄伟!
随着一阵微弱的风压袭来,两道横向平行的亮光在前面不远处一晃而过向上飞去。二人定睛观望,是一大团边缘闪着光的黑影顺着巨塔桁架的内壁向夜空升去。闪光的边缘显示出黑影的轮廓,正是那种巨大的六棱台状物体。它的边缘几乎贴着桁架内壁,像颗活塞般顺着塔身向夜空冲去。
二人调整姿态,悬停在原地等待。三分二十秒后,又一团同样的物体从眼前升了上去。探测的数据显示,这种目测比凤凰号还大一圈的飞行物从距离虎贲和蓝波仅几十米的地方掠过,除了一阵微风外,只发出了约二十分贝的轻微嗡嗡声!
“这里应该没危险。”眼见在塔内的运动以及探测都没引起什么反应,蓝波开始直接用语音沟通了。“估计是靠磁场或者初始推力驱动的。”他指着刚飞过的黑影悄声说。
“三分多钟一个。”虎贲根据黑影之间的间隔大致估算了一下它们的数量:“一小时约十八个,这里一天36小时,每天发射648个。我们来巴隆星多久了?”他继续估算着令人咋舌的数据:“大半个巴隆星年,就这一条‘光链’就发出了十万多个六棱台状物体!”
“这是干什么用的?也许并不是一刻不停地发射,他们检修、维护的时候我们也看不见。”蓝波看着眼前飞过的黑影。
这些黑影不像飞船、更不像电梯。可惜当初在外太空时,凤凰号的雷达因为损坏而无法提供可靠的探测数据,现在根本搞不清黑影们升至外层空间时是什么状态。
“有可能是‘公交车’?”蓝波看着又一团黑影闪过时提出一个貌似靠谱的设想:“定时发车、速度一致,不知运送的是什么?难道巴隆星太空另有天地?那规模可不小!”
“可当初在周围飘的时候什么也没发现啊?”虎贲对他的设想持保留意见。